这首诗描绘了太霞高馆及其周边环境的壮丽景象。开篇“太霞高馆洞天遥,东接兰津十二桥”两句,以“太霞高馆”为中心,描绘了其与遥远洞天的连接,以及东边与兰津十二桥的接壤,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岩壑尽衔沧海气,楼台常对赤城标”进一步扩展视野,将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巧妙融合,赋予了画面深远的意境。
“云烟五色春相丽,金碧诸山夜自朝”则通过色彩和时间的变化,展现了太霞高馆四季变换之美,尤其是春日云烟五色的绚丽与夜晚金碧辉煌的山峦,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层次感。最后,“仙令怪来工制锦,真阳人喜得王乔”两句,运用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太霞高馆独特魅力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太霞高馆及周围景致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意象和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