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使君入觐兼呈吴邵武

如云计吏集神京,此日江湖见友生。

自是古今双五马,居然南北两专城。

汉廷交映黄金诏,楚客同蜚白雪声。

治行不知谁第一,独应岩穴愧高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送魏使君入觐兼呈吴邵武》。诗中描绘了魏使君赴京述职的情景,以及与江南友人的重逢,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官职升迁的祝贺之情。

首联“如云计吏集神京,此日江湖见友生”,以“如云”形容众多官员汇聚京城的盛况,而“此日江湖见友生”则点出在繁忙的官场中,能与江南的朋友相逢的难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颔联“自是古今双五马,居然南北两专城”,运用典故,将魏使君比作古代的贤臣,同时暗示其官职重要,如同古代的五马之官,又指其在南北两地都有重要的政务,显示了其卓越的政绩和影响力。

颈联“汉廷交映黄金诏,楚客同蜚白雪声”,进一步赞美魏使君的政绩,称其受到朝廷的重视,如同汉廷的黄金诏书般荣耀;同时,也以“楚客”自比,表达自己虽非朝廷命官,但同样以诗歌的形式为魏使君的功绩唱赞歌,体现了文人士大夫间的相互欣赏和推崇。

尾联“治行不知谁第一,独应岩穴愧高名”,表达了对魏使君政绩的高度赞扬,认为其治理成绩无人能及,而诗人则自谦,表示在隐居山林的生活中,对于魏使君的显赫名声感到惭愧,既是对友人成就的敬佩,也是对自己未能参与其中的遗憾。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典雅,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其对友人政绩的由衷赞赏,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政治智慧的佳作。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寄赠襄史周象贤

春色高斋万里生,曳裾常日罢逢迎。

云霄未报中丞疏,江汉先传外史名。

侠客铜鞮多骏马,佳人花艳动倾城。

王门自昔栖迟地,何限庞公避世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明溪篇二首赠周都阃(其一)

明溪斜带越台高,远送清光照锦袍。

势夺潮声雄鼓角,波分海色壮旌旄。

浮云深控嫖姚骑,秋水常函别驾刀。

翻恨普天无战斗,临觞不得更投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明溪篇二首赠周都阃(其二)

越台山下小江干,一曲遥开汉将坛。

槎动星河天上下,阵成鱼鸟镜中看。

戈鋋忽溢澄潭色,组练偏萦素渚寒。

此日非熊应入梦,心随渭水到长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锡山尊贤祠

长史祠堂海一隅,诸君精爽夜常俱。

悬知震泽珠来往,莫问东峰锡有无。

前辈风流开俎豆,南朝伏腊见枌榆。

何人不羡秦公子,血食贤哉二大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