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远烟芳草媚斜阳,萧索邮亭一望长。
尽日倚栏还独下,绿杨风软杏花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典型的古代驿站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意境和丰富的画面感。首句“远烟芳草媚斜阳”以“媚”字生动地展现了夕阳余晖中,远处烟雾与青草交织出的柔和美丽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次句“萧索邮亭一望长”,通过“萧索”二字,形象地描绘了邮亭在广阔的视野中显得孤独而寂寥,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孤独感和时间的流逝感。
后两句“尽日倚栏还独下,绿杨风软杏花香”,则将情感聚焦于一个具体的动作——倚栏凝望。诗人独自一人,长时间地站在栏杆旁,眺望着远方,内心的情感随着绿杨轻柔的微风和杏花的香气一同飘散。这里的“绿杨风软”和“杏花香”不仅为画面增添了生机与美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内心活动的巧妙刻画,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不详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振野惊风拂面尘,赫曦流烁犯征轮。
酒非逃暑虚成会,花未忘忧谩映人。
绿水已伤春别旧,碧云长起暮愁新。
朝来记得瀛洲梦,目断英游极怆神。
古堞连云暝霭收,呜呜清调起边楼。
雍琴垂泪虚情恨,羌笛残梅未胜愁。
数曲伴风吹戍垒,几番侵梦入宾邮。
听来便觉春心破,素发生多不待秋。
云压孤城势渐低,昏昏台榭雪霏霏。
人游兔苑何妨醉,使适龙沙未得归。
夜馆月明交素影,晓涂霜重借严威。
风前似慰征轺意,先学杨花二月飞。
草白岗长暮驿赊,朔风终日起平沙。
寒鞭易促鄣泥跃,冷袖难胜便面遮。
迥岭卷回云族破,远天吹入雁行斜。
土囊微乞缄馀怒,留送归程任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