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吾祖屯田公,遗书悉安在。
为我谢诸兄,蠹鱼时一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所作,名为《曾大父有诗云三春拂榻花黏袖午夜淘丹月在池舍弟子飞归蜀与语及此因取为韵》中的第十三首。诗中提到的“吾祖屯田公”可能是诗人的先祖,他留下的书籍至今保存完好。诗人向兄弟们传达了这一消息,并提醒他们要适时翻阅这些书籍,防止虫蛀。
诗中充满了对先祖智慧和文化遗产的尊重与珍视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家族间的深厚情感。通过“蠹鱼时一晒”的细节,不仅展现了对书籍保护的重视,也暗含了对知识传承的渴望。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精神,在古代文人墨客中颇为常见,体现了他们对于历史记忆和文化根脉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先辈智慧的敬仰和对家族文化的传承之责,既是对过去的一种缅怀,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
不详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故山不可到,归梦到天池。
想见山中叟,磨崖待我诗。
此身不拟堕尘缘,长恐惊鸿落响弦。
蹋尽世间千涧壑,归来胸次一山川。
深宫木末犹秋色,故国天涯只暮烟。
凭仗道人分石甃,要看庭下玉龙旋。
且向家山一笑欢,从来烈士直如弦。
君今振锡归千顷,我亦收身入两川。
短世惊人如掣电,浮云过眼亦飞烟。
何当与子超尘域,下视纷纷蚁磨旋。
定林何有惟脩竹,急唤清樽趁午阴。
曲槛以南青嶂合,高堂其上白云深。
人犹未识官曹意,风自能披我辈襟。
是夜琴弹醉翁操,笑呼明月作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