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红儿诗(其十七)

一抹浓红傍脸斜,妆成不语独攀花。

当时若是逢韩寿,未必埋踪在贾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一抹鲜艳的红色映照着脸颊,她静静地打扮好后独自去赏花。
如果她在那时遇到了韩寿,可能就不会像薛宝钗那样隐藏自己的情感了。

注释

一抹:淡淡的。
浓红:鲜艳的红色。
傍:靠近。
脸:脸颊。
斜:倾斜,这里指映照。
妆成:打扮完毕。
不语:沉默不语。
独:独自。
攀花:赏花。
当时:那个时候。
逢:遇到。
韩寿:晋朝官员,与贾府有故事。
未必:不一定。
埋踪:隐藏踪迹。
贾家:指《红楼梦》中的贾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独自攀摘花朵的情景,她的脸颊上带着一抹浓红色的妆容,显得既美丽又有些寂寞。诗人通过这种形象传达出一种情感上的孤独和内心世界的丰富。

"当时若是逢韩寿,未必埋踪在贾家" 这两句表明,如果这位女子能遇到知音,如同古代的韩寿那样懂得欣赏美貌与才华,她也许就不会默默无闻地活在世上,而是会因被人认识而扬名。这里的"贾家"很可能指的是《金陵十二钗》中的贾府,那是一个以男性权势为中心的家族环境,女子的地位往往被边缘化。

诗人的意境深远,他不仅在描绘美丽的表象,同时也探讨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这样的鉴赏角度展示了罗虬作为唐代诗人,对于社会和情感世界都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收录诗词(103)

罗虬(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比红儿诗(其十八)

树袅西风日半沈,地无人迹转伤心。

阿娇得似红儿貌,不费长门买赋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比红儿诗(其十九)

五云高捧紫金堂,花下投壶侍玉皇。

从到世人都不识,也应知有杜兰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比红儿诗(其二十)

戏水源头指旧踪,当时一笑也难逢。

红儿若为回桃脸,岂比连催举五烽。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比红儿诗(其二十一)

虢国夫人照夜玑,若为求得与红儿。

醉和香态浓春睡,一树繁花偃绣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