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手二首(其一)

妆成皓腕洗凝脂,背接红巾掬水时。

薄雾袖中拈玉斝,斜阳屏上撚青丝。

唤人急拍临前槛,摘杏高揎近曲池。

好是琵琶弦畔见,细圆无节玉参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打扮得洁白如玉的手腕在清洗,背后接过红色手巾捧着清水
在薄雾中轻捏着袖中的玉杯,夕阳下细捻着屏风上的青丝
呼唤人靠近栏杆,摘取杏子举得高高的靠近水池边
最美的是在琵琶弦旁相见,手指纤细圆润,没有明显的指节

注释

妆成:打扮。
皓腕:洁白的手腕。
凝脂:白皙如脂的皮肤。
背接:背后接过。
红巾:红色手巾。
掬水:捧水。
薄雾:淡淡的雾气。
袖中:袖子里。
拈:轻拿。
玉斝:玉制酒杯。
屏上:屏风上。
青丝:黑发。
唤人:呼唤人。
急拍:快速地拍打。
临:靠近。
前槛:前栏杆。
摘杏:摘取杏子。
高揎:高高举起。
好是:最好是在。
琵琶弦畔:琵琶旁边。
细圆无节:手指纤细且没有明显指节。
玉参差:像美玉般光滑。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洗漱和梳妆的诗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女性生活中的雅致与精致。开头“妆成皓腕洗凝脂”一句,既突出了女子在打扮上的小心翼翼,也描绘了一幅洗手涂抹香脂的温馨画面。“背接红巾掬水时”则展示了女子梳洗中的一种优雅姿态,通过“红巾”的点缀,增添了一抹温暖与生动。

诗中的“薄雾袖中拈玉斝”,让人联想到一个幽静的早晨气氛和一位手执精致容器(玉斝)的女子形象。紧接着“斜阳屏上撚青丝”则描绘了一幅窗前梳发的情景,阳光透过窗棂在屏风上的投影与女子的青丝交相辉映。

诗人随后通过“唤人急拍临前槛”、“摘杏高揎近曲池”这两句,展现了女主人公与侍女之间轻松愉快的情感交流,以及她在园中采摘果实的活泼场景。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中的生活气息。

最后,“好是琵琶弦畔见,细圆无节玉参差”一句,将女子与乐器琵琶相结合,不仅映衬出她优雅的艺术素养,更以“细圆无节玉参差”来形容琵琶弦的美感,既强调了音乐之美,也点出了诗中对女性美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细节的精确描绘和对美好事物的赞叹,展现了一幅古代女子生活的生动画卷,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情调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收录诗词(3)

赵光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手二首(其二)

撚玉搓琼软复圆,绿窗谁见上琴弦。

慢笼彩笔闲书字,斜指瑶阶笑打钱。

炉面试香添麝炷,舌头轻点贴金钿。

象床珍簟宫棋处,拈定文楸占角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妓莱儿壁

鱼钥兽环斜掩门,萋萋芳草忆王孙。

醉凭青琐窥韩寿,闲掷金梭恼谢鲲。

不夜珠光连玉匣,辟寒钗影落瑶尊。

欲知肠断相思处,役尽江淹别后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郊庙歌辞.梁郊祀乐章(其一)庆和

就阳位,升圜丘。佩双玉,御大裘。膺天命,拥神休。

万灵感,百禄遒。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郊庙歌辞.梁郊祀乐章(其二)庆和

秉黄钺,建朱旗。震八表,清二仪。帝业显,王道夷。

受景命,启皇基。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