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赵光逢的作品,名为《郊庙歌辞·梁郊祀乐章(其一)庆和》。从这短小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祭祀时的一种庄严与神圣气氛。诗中的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
"就阳位,升圜丘" 开篇便是对场景的描绘,"阳位" 指向阳光之处,即祭祀时所选的地方;"升圜丘" 则表现了祭坛的高大与圆润,象征着祭祀的庄重和神圣。
"佩双玉,御大裘" 这两句则是对祭祀者装扮的细节描写。佩戴着双玉,代表着纯洁无瑕;穿着厚重的大衣,则是对尊贵与威严的象征。
"膺天命,拥神休" 这里“膺天命”意味着接受和承担天赋予人的使命,而“拥神休”则表达了祭祀者与神灵之间的沟通与和谐。
最后,“万灵感,百禄遒” 描述的是祭祀后的效果,即万物灵长感受到礼仪的力量,百福绵绣而来。这里“万灵感”强调了自然界与人间的普遍联系,而“百禄遒”则指代了因祭祀而来的种种福泽。
整体看,这段诗文辞简洁,意蕴深长,每个词汇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对古代祭祀礼仪的一种美好描绘。通过这短短的几句,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当时社会对于天人合一哲学的追求,以及通过祭祀来维系这种秩序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