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两脚蹒跚林叶稀,去来初不涉离微。
灵机未转已先照,踪迹拟从何处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步履蹒跚的老者在稀疏的林木间穿行,其行动虽然迟缓,但内心却保持着清明。"灵机未转已先照"暗示他的智慧并未因年老而减退,反而如同明镜般洞察事物。最后一句"踪迹拟从何处归"则引发读者对老者内心世界的思考,他或许在寻找归宿,也可能在反思人生的出处与归途。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深沉内省的人物形象,富有哲理。智愚和尚通过此诗展现了禅宗的超然和对生活流转的深刻理解。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空岩为屋薜萝门,天巧浑无斧凿痕。
花鸟不来云自合,竖拳消息与谁论。
当头一诺未为亲,大道难将语默分。
不听晚风江上笛,一声吹破碧天云。
海凤飞来不敢栖,旧条新刺利如锥。
茫茫出得出不得,只许拚身到者知。
归车得为老亲牵,不畏路难如上天。
千里青山过齐鲁,下邳河上恰乘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