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君瑞存恕堂

故家独见宋先世,文采风流一儒素。

向来松雪写如心,题在南堂乐居处。

门前求药日纷纷,或有无钱亦持去。

子孙传之将百年,积券如山不知数。

君为郡马几叶孙,复戒诸郎祗存恕。

九街正尔黄尘深,杯酒对面干戈侵。

营营苟苟者谁子,一毫奚啻争千金。

傍人笑问尔何以,平生苦自如吾心。

还君此卷三叹息,坐隅自写为规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成廷圭的《宋君瑞存恕堂》描绘了一位家族中对先祖宋氏的敬仰和传承。诗的前两句赞美宋家祖先的文采风流,以儒雅之风为人称道。接着,诗人提到一幅松雪图,象征着祖先的品格,被珍藏在南堂,成为家族快乐生活的见证。

诗中描述了门前求药的人络绎不绝,即使贫困者也会带走这份精神财富,子孙们将其流传百年,积累的典籍多得难以计数。诗人以“郡马”(子孙)的身份感慨,告诫后代要秉持宽容和仁恕,与世间的纷扰和争夺形成对比。

随着时代变迁,九街繁华背后是战乱和尘土,诗人质问那些忙于争逐的人,他们的行为有何意义,而他自己的生活态度则是坚守内心的苦涩,如同松雪图中的精神。最后,诗人将画卷归还,并三次叹息,同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规训,以此作为后人的警示和榜样。

整首诗通过家族历史和现实对比,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坚守和对浮躁世态的批判,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道德教诲意义。

收录诗词(542)

成廷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字:原常
  • 籍贯:元芜城

相关古诗词

沽酒行

街头酒贵不可沽,渴吻甚欲吞江湖。

手持青钱宛若画,家僮走遍东西衢。

南桥沽来不满斗,就坊买得乌鸡雏。

烹鸡开酒忍独酌,可人好客难招呼。

今宵醉饱坐复醒,灯前不用儿孙扶。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兵部危太朴郎中家于临川云林山上请方方壶作云林图太朴索诗赋此

宇宙有此云林山,三十六峰如髻鬟。

云林先生读书处,长松芝草非人间。

白云裁衣亦自足,青精制饭何曾悭。

朝光空濛起舒眺,人迹迥绝穷跻攀。

青天荡荡海月出,照见先生冰雪颜。

惟有方壶契幽眇,貌得彷佛来尘寰。

宫中圣人正问道,布衣召入蓬莱班。

玉堂给札纵挥洒,金匮启钥烦修删。

于今听履上霄汉,圣人未放先生还。

山中丧乱复何有,飞瀑落涧空潺湲。

青林鸟啼野花发,白昼虎啸松风閒。

朝廷宴坐见图画,亦应怀我双佩环。

方壶先生在何处,胡不同来玉京住。

鱼龙夜落河汉秋,却泛灵槎共归去。

形式: 古风

二月二十日同李希颜游范文正公义庄登天平灵岩两山希颜有诗因次其韵

阖闾城外草芊芊,桃花杏花红烂然。

物华两岸眼零乱,画船春水如登天。

棹歌却转横塘去,山寺钟声日将暮。

长松夹径风泠泠,曾是先贤旧行路。

老禅蔬食作清供,留宿白云最深处。

瓣香复拜忠烈祠,卮酒谁浇洛阳墓。

清谈朝士亦东来,白发野翁犹北至。

晓乘竹轿度羊肠,地豁川平还散步。

蕲王坟上无纸钱,却读残碑不成句。

一群山鸟自惊飞,无数野花空媚妩。

此中俯仰二十年,一废一兴皆可举。

濡毫拂石重题名,搔首临风谩怀古。

人生身后可奈何,欲乞南峰一抔土。

山灵有意肯相容,书券便当酬地主。

形式: 古风

夜泊陈店舟中写怀兼柬云林高士时张孟肤同舟

葑门晓发吴淞船,手把传符津吏前。

五年别家走未已,素发萧萧垂两肩。

小龙江头旧游处,东家西家争招延。

匆匆会散等过鸟,风吹湖水春无边。

云林高士独不见,倚篷四望心茫然。

惊湍叠浪岂作恶,渚花江草仍争妍。

夕阳收港泊陈店,入市买鱼烧荻鞭。

蓉城公子今最贤,赋诗行酒能周旋。

一谈一笑烛欲尽,野戍不闻钟鼓传。

却忆山中小儿女,如此明月应未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