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曾少卿

我诵茶山诗,不识茶山面。

今朝逢嫡孙,论诗得关键。

李杜不再传,苏黄才一见。

茶山子有孙,夜光同一串。

故家妙人物,笔底波澜健。

何当直两锋,看取空中箭。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吟咏着茶山的诗篇,从未亲眼见过茶山的真容。
今天意外遇见了嫡孙,与他谈论诗歌,找到了关键所在。
李白杜甫的时代已成过往,苏东坡黄庭坚的才华仅剩一线。
茶山子有了孙子,他们的才华如同夜明珠般耀眼连贯。
家族中的杰出人才,他们的笔下波澜壮阔,气势非凡。
何时能面对面,直接较量,就像看箭在空中飞射。

注释

茶山诗:指茶山诗人的作品。
嫡孙:正统的孙子。
论诗:讨论诗歌。
关键:重要之处。
李杜:李白和杜甫。
苏黄:苏轼和黄庭坚。
茶山子:指茶山诗人的后人。
夜光:比喻才华出众。
故家:世家。
妙人物:杰出人才。
笔底波澜健:笔下的文字富有力量和变化。
直两锋:面对面较量。
空中箭:比喻快速或精准的对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赠给曾少卿的作品,表达了对曾氏家族文学传统的赞赏和对其后代的期待。首句“我诵茶山诗,不识茶山面”表明诗人虽然熟悉曾祖父(茶山子)的诗歌,但未曾亲见其人。接着,“今朝逢嫡孙,论诗得关键”表达了诗人与曾孙初次相遇,通过谈论诗歌,发现了家族诗歌创作的关键所在。

诗人进一步指出,曾家的诗歌才华如同唐代的李白和杜甫那样卓越,但后继有人,如苏轼和黄庭坚的才华仅被一见。这里以苏黄比曾孙,暗示曾孙的才华同样杰出。诗人称赞曾孙“茶山子有孙,夜光同一串”,意指曾孙的才华如同明珠般耀眼,家族的文脉得以延续。

最后两句“故家妙人物,笔底波澜健”赞美曾孙是出自名门的才子,其笔下的文字充满力量和生动性。诗人期盼有朝一日能亲眼见证曾孙的才华,如剑出鞘,直击长空,即“何当直两锋,看取空中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曾孙的诗歌才华,展现了对家族文化传承的自豪和对后辈的期许,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诗书传家的重视。

收录诗词(896)

姜特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 字:邦杰
  • 籍贯:浙江丽水

相关古诗词

骤寒拥炉

雪霰晓漫漫,天公剩作寒。

林梢栖白凤,炉焰舞红鸾。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书寿穴中石寿星背四言

彼石何人,云是寿者。作镇斯宫,孰分真假。

以幻对幻,有同儿嬉。他日启扃,问尔是谁。

形式: 四言诗

山中

篱畔黄花翠竹,雨后青山白云。

此是山中活计,莫教俗士知闻。

形式: 六言诗 押[文]韵

元宵小饮游人填塞殊可厌

一灯何似千灯,千灯争如一月。

虽云屋下荧煌,不若空中皎洁。

笙歌万井喧哗,车马九衢填咽。

老子静对婵娟,自是一般奇绝。

混沌灯意略同,矫俗救奢良诀。

形式: 六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