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九首(其三)

燕九风光,第一数、长春仙观。

观门外、全身丈六,巍巍火判。

大道传灯邪道灭,幻人说法真人看。

着夜深、九窍黑烟飞,随风散。男和女,淫瞋案。

生与死,颠倒见。本没有众生,菩提彼岸。

大雨淋头诸相坏,泥胎化土原坑满。

只空花、起灭向空中,君休恋。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满江红九首(其三)》由清代诗人奕绘所作,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和寓言式的表达,旨在探讨生命、道德、因果报应以及解脱之道。

首先,“燕九风光,第一数、长春仙观。”开篇即以“燕九”之景引入,点明时间与地点,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引出“长春仙观”,暗示着一个超越世俗的灵性世界的存在。

接着,“观门外、全身丈六,巍巍火判。”描述了仙观的庄严景象,全身丈六的塑像,巍然屹立,火判则可能象征着试炼或考验,暗示着修行之路的艰难与神圣。

“大道传灯邪道灭,幻人说法真人看。”这一句对比鲜明,强调了正道与邪道的区别,以及真知灼见与虚妄之说的对立。通过“传灯”与“灭”、“说法”与“看”的对比,表达了对真理追求的坚定信念。

“着夜深、九窍黑烟飞,随风散。”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的理解,夜晚的深沉与九窍的黑暗烟雾,象征着生死轮回的无常与变幻,而“随风散”则暗示着一切终将归于虚无。

“男和女,淫瞋案。生与死,颠倒见。”这一段直接触及人性的复杂与世界的矛盾,通过“淫瞋案”与“颠倒见”展现了人生的苦难与困惑,同时也暗示了对道德与价值观的反思。

“本没有众生,菩提彼岸。”此句直指佛教的核心思想——无我、无众生,强调了超越个体意识,达到心灵的解脱与觉悟。

“大雨淋头诸相坏,泥胎化土原坑满。”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大雨象征着生命的洗礼与净化,最终一切归于尘土,强调了万物皆空的哲学观点。

“只空花、起灭向空中,君休恋。”结尾处,诗人以空花喻人生,指出一切皆如梦幻泡影,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世间的繁华与短暂的快乐,应当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永恒的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宗教象征、人生哲理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宇宙规律的深刻洞察与思考,充满了哲理性和启示性。

收录诗词(300)

奕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九首(其四)

极目沧江,扁舟外、长天泬寥。

泻万里、层澜如雪,狂飞怒号。

叠叠鱼龙埋宿雾,明明日月桊银涛。

沸汤般、不息向东流,迎海潮。芙蓉皱,春水桥。

蒲桃涨,秋水桡。似梦回巫峡,神游汉皋。

浪滚波掀今变古,沙翻石漱暮还朝。

爱微风、吹起碎珍珠,花影摇。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九首(其五)

黄石矶边,大江曲、山雄滩恶。

风暴起、云飞水立,电雷交作。

吹箨危帆收不及,翻花雪浪开还落。

羡芙蓉、浅港不知愁,双鸳泊。西山外,云初薄。

斜阳里,虹尤著。有舟人相庆,洗杯同酌。

千里芦花明反照,一年好景难先约。

坐船头、沽酒晚凉生,瓜堪削。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九首(其六)

砖老苔荒,高寒外、斜阳影卧。

蹑危蹬、级寻鱼贯,梯旋蚁磨。

山海万重秋万里,虚空如寄云如堕。

瞰齐州、九点渺茫烟,如星大。金刚顶,莲花朵。

转轮藏,须弥座。省禅机、又且胡卢提过。

天会九年名姓在,老僧百岁袈裟破。

唱新词、独立最高头,无人和。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九首(其七)

滚滚黄流,是禹迹、神功初奠。

极远目、乱峰西北,潮头一线。

燕赵河山多感慨,金元事业空交战。

想平沙、毡帐竖黄旗,标行殿。七百载,风云变。

古今事,波涛卷。剩长桥顽石,平拖如练。

税局喧哗争过客,堤城嵲屼依村店。

叹年时、骑马往来频,英雄倦。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