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黎君郊居

半园荒草没佳蔬,煮得占禾半是藷。

万事思量都是错,不如还叩仲尼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翻译

半园的荒草掩盖了优质的蔬菜,煮饭时一半是薯类代替谷物。
世间万物的思考都可能是错误的,倒不如回到孔子的居所去寻求答案。

注释

半园:指半个园子。
荒草:长满野草的土地。
佳蔬:好的蔬菜。
占禾:代替谷物的作物,可能指薯类。
藷:薯类植物。
万事:所有的事情。
思量:深思熟虑。
都是错:都被认为是错误的。
仲尼:孔子的别称。
居:居所,这里指孔子的学问或教导。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过黎君郊居》。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不满和怀旧的情感,以及对古圣贤之道的向往。

"半园荒草没佳蔬,煮得占禾半是藷。"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萧条景象。园中原本应该盛产美味的蔬菜,但现在却被杂草所覆盖,而农事也不再像往日那般丰收,只能煮食一些不佳的谷物,半是糠藁(即未脱粒的谷子),反映出生活的艰辛和生产力的衰退。

"万事思量都是错,不如还叩仲尼居。"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世事万象进行深思后所得出的感慨,认为凡事皆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最终觉得还是回到追随孔子的道理中去为好。这也表明了苏轼对于儒家经典的尊崇,以及在面对现实困境时寻求精神寄托。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表现出作者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体会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怀念。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陶归去来兮辞,并引

归去来兮,吾方南迁安得归。

卧江海之澒洞,吊鼓角之悽悲。

迹泥蟠而愈深,时电往而莫追。

怀西南之归路,梦良是而觉非。

悟此生之何常,犹寒暑之异衣。

岂袭裘而念葛,盖得觕而丧微。

我归甚易,匪驰匪奔。俯仰还家,下车阖门。

藩垣虽缺,堂室故存。挹吾天醴,注之洼尊。

饮月露以洗心,餐朝霞而眩颜。

混客主而为一,俾妇姑之相安。

知盗窃之何有,乃掊门而折关。

廓圜镜以外照,纳万象而中观。

治废井以晨汲,滃百泉之夜还。

守静极以自作,时爵跃而鲵桓。

归去来兮,请终老于斯游。

我先人之敝庐,复舍此而焉求?

均海南与汉北,挈往来而无忧。

畸人告予以一言,非八卦与九畴。

方饥须粮,已济无舟。

忽人牛之皆丧,但乔木与高丘。

警六用之无成,自一根之返流。

望故家而求息,曷中道之三休。

已矣乎,吾生有命归有时,我初无行亦无留。

驾言随子听所之,岂以师南华而废从安期。

谓汤稼之终枯,遂不溉而不耔。

师渊明之雅放,和百篇之新诗。

赋《归来》之清引,我其后身盖无疑。

形式: 古风

观大水望朝阳岩作

朝阳岩前不结庐,下眺江水百步馀。

春泉溅溅出乳窦,青沙白石半洿途。

不到津头二三日,谁知江水涨天墟。

遥望横流不敢济,岩口正有人罾鱼。

形式: 古风

南华老师示四韵,事忙,姑以一偈答之

恶业相缠五十年,常行八棒十三禅。

却著衲衣归玉局,自疑身是五通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过岭寄子由二首(其一)

投章献策谩多谈,能雪冤忠死亦甘。

一片丹心天日下,数行清泪岭云南。

光荣归佩呈佳瑞,瘴疠幽居弄晚岚。

从此西风庾梅谢,却迎谁与马毵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