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诗《石头城》是周弼所作,描绘了石头城(南京旧称)的景象和历史感。首句“点点凝烟望未收”,以烟雾笼罩的古城象征其昔日繁华已逝,诗人凝视却难以挽留。接着,“六朝遗迹遍荒丘”暗示了石头城曾是六朝古都,如今只剩下一片荒凉的遗迹。
第三句“自从绛阙雄江面”,“绛阙”指皇宫,暗示了石头城曾经的皇家气象,而今江面依旧壮阔,与古城的衰败形成鲜明对比。“谁把朱泥染石头”则借问,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仿佛在质问是谁的手笔将昔日的繁华染成了今日的冷峻。
接下来的两句“岗断晓榛双阜虎,岸长春草一滩鸥”,通过描绘具体的景物——岗峦上的荆棘、清晨的野兽和江边的鸥鸟,进一步渲染了石头城的荒寂与宁静,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
最后,诗人以“诸公多少新亭恨,不是知心莫上楼”作结,借用“新亭对泣”的典故,表达出对时事变迁的哀叹,只有真正懂得历史的人才明白这古城的悲凉,劝诫他人如果不是知心之人,最好不要登楼凭吊,以免触动心中的哀愁。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石头城的历史沉淀和诗人对过往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