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涤洞

去县十八里,传名千万年。

三山空隔海,一柱独擎天。

骖驭歌司马,烧丹扣葛仙。

谁云尘俗骨,亦得嗣前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离县城十八里远的地方,名声流传了千万年。
三座山峰被大海隔开,一根石柱独自支撑天空。
驾车唱歌赞美司马,炼丹拜访葛仙人。
谁说凡夫俗子,也能继承先贤的道业。

注释

去县:离开县城。
十八里:距离描述。
传名:流传名声。
千万年:极言时间之长。
三山:指代远方的山。
空隔:被隔绝。
一柱:比喻支撑的石柱。
独擎:独自支撑。
骖驭:驾车出游。
歌司马:歌颂司马(古人名)。
烧丹:炼制丹药。
扣葛仙:拜访葛仙人(道教仙人)。
尘俗骨:世俗之人。
嗣:继承。
前贤:古代的贤人。

鉴赏

这首诗名为《大涤洞》,是宋代诗人郑国辅所作。诗中描绘了大涤洞的壮丽景象和神秘气息,展现出对道教仙境的向往与敬仰。"去县十八里"点明了洞穴的位置,远离尘嚣,显得幽深宁静。"传名千万年"则强调其历史久远,名声赫赫。

"三山空隔海,一柱独擎天"运用夸张手法,将大涤洞比喻为海上三座神山之间的支柱,形象地描绘出洞穴高耸入云、直插天际的雄伟气势。"骖驭歌司马,烧丹扣葛仙"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司马相如和葛洪炼丹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洞中仙道文化的敬仰和追求。

最后两句"谁云尘俗骨,亦得嗣前贤",诗人自谦地说,即使是凡夫俗子,也能在此感受到前贤的气息,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仙道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理学与道教思想的交融。

收录诗词(9)

郑国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洞霄宫

自怜踪迹又尘埃,再见溪山眼便开。

野水萦纡通路过,闲花疏淡放春回。

玉清缈缈排仙仗,金碧峨峨焕宝台。

十里暮云横九锁,却如骑鹤下蓬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云根石(其二)

满耳环佩声,云根线寒玉。

雨过勿雷吼,老龙鼾正熟。

形式: 五言绝句

凤洞

古木森森翳女萝,四山环抱郁嵯峨。

此间定有荆山璞,未审何时遇卞和。

斩开绿棘黄荆路,岩上采霞摇影动。

洞里仙人醉不知,岩前留下无声凤。

我今行向洞前来,是洞须开凤莫猜。

便好跨游三岛去,等闲抖擞轻尘埃。

形式: 古风

挽顾学正(其二)

广文官舍冷如冰,几叹朝衫脱未能。

忽买春田埋玉地,犹悬绛帐读书灯。

佳名空缀仙都石,妙偈争传海寺僧。

一幅粉旌春水漫,惜君谁不涕奔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