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四)韩倅九月八日生辰

帝里记当日,赐第富相联。

惟君家最称著,桐木老参天。

三相勋庸才业,一代风流人物,继世赖君贤。

自合跻清要,小屈佐平川。下车初,逢庆旦,听欢传。

冰清玉润,仁爱终始被江堧。

满泛黄花称寿,细看红萸枝健,和气霭芳筵。

隔日醉重九,千岁似今年。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祥和、祝福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和赋予其寓意的手法,表达了对受赐者的崇高敬意以及美好祝愿。开篇即提到“帝里记当日”,通过历史的记忆来凸显被颂扬之人的非凡地位;接着,“桐木老参天”则象征着长寿和坚韧不拔,树木形象常见于中国古典诗词中,代表着生命力和品格。

“三相勋庸才业,一代风流人物”,这里的“三相”可能指的是高官厚禄,而“勋庸才业”则强调了受赐者的才华与成就;“一代风流人物”则是对其在当时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地位的肯定。紧接着,“继世赖君贤”,表明这种才华和美德将被后世所传承。

“自合跻清要,小屈佐平川”,诗人通过水流汇聚、山川相助的意象,进一步强调了受赐者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下文“下车初,逢庆旦,听欢传”则描绘了一种喜悦和庆祝的情景,可能是在某个节日或特殊场合中对其寿辰的庆贺。

接下来的“冰清玉润,仁爱终始被江堧”,通过水质纯净、玉石润泽来形容受赐者的德行,如同河堤一样坚固且长久。紧接着,“满泛黄花称寿,细看红萸枝健”则是对其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

“和气霭芳筵”,这里的“和气”可能指的是受赐者所散发出的正能量,而“霭芳筵”则是在形容一种温暖而又清新之感。末尾,“隔日醉重九,千岁似今年”,诗人通过对时间的流转来表达对受赐者的长寿和永恒祝福。

收录诗词(173)

杨无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 字:无咎
  • 籍贯:自号逃禅老
  • 生卒年:1097~1171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二)再用前韵为生日词

芗林有何好,花蕊不惊秋。

千章云木,长见密叶翠光流。

中有三朝勋旧,早岁辞荣轩冕,归伴赤松游。

不羡鸳鸯侣,钟听景阳楼。问向来。麟阁上,凤池头。

有谁能继,向来解印似苏州。

自是英姿绝俗,非我与时违异,何用衣羊裘。

况得长生趣,千岁肯怀忧。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三)徐侍郎生辰

寥亮度弦管,笑语集簪缨。

又逢华旦争庆,豪杰为时生。

犹对中秋月影,渐放重阳菊蕊,万宝正西成。

爽气知多少,天赋满襟灵。擅词华,追鲍谢,踵斯冰。

入趋禁近,出镇藩辅早辞荣。

休恋平湖佳致,好为苍生重起,归去侍宸庭。

一德及元□,千载致升平。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长相思慢.己卯岁留淦上,同诸友泛舟,至卢家洲登小阁,追用贺方回韵,以资坐客歌笑

急雨回风,淡云障日,乘闲携客登楼。

金桃带叶,玉李含朱,一尊同醉青州。福善桥头。

记檀槽凄绝,春笋纤柔。窗外月西流。

似浔阳、商妇邻舟。

况得意情怀,倦妆模样,寻思可奈离愁。

何妨乘逸兴,甚征帆、只抵芦洲。月却花羞。

重见想、欢情更稠。

问何时,佳期卜夜,如今双鬓惊秋。

形式: 词牌: 长相思慢

永遇乐(其三)梅子

风褪柔英,雨肥繁实,又还如豆。

玉核初成,红腮尚浅,齿软酸微透。

粉墙低亚,佳人惊见,不管露沾襟袖。

折一枝、钗头未插,应把手捘频嗅。

相如病酒,只因思此,免使文君眉皱。

入鼎调羹,攀林止渴,功业还依旧。

看看飞燕,衔将春去,又是欲黄时候。

争如向、金盘满捧,共君对酒。

形式: 词牌: 永遇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