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几岁田园得隐沦,忍将秋泪湿红尘。
一麾不得庐山去,何用他州寄此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即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现实中的无奈之情。首句“几岁田园得隐沦”描绘了诗人渴望已久的归隐田园生活,然而“忍将秋泪湿红尘”又暗示了他在现实中无法完全摆脱尘世纷扰,只能在秋天这个哀伤的季节里,让泪水沾湿了世俗的红尘。接着,“一麾不得庐山去”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如愿前往庐山隐居的遗憾,而“何用他州寄此身”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流离他乡、寄身他处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透露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无奈与惆怅。
不详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药苗晚种已青青,应念尪羸与养形。
肯为嵇生徒著论,便同玄晏剩翻经。
晚霭沈山月隐林,终朝好学仲长瘖。
忍将老易供书画,更与何人得断金。
留君谈笑且从容,白发红尘阿那中。
踉跄行藏莫相笑,枯鱼垂泪恨无从。
碧嵩青颍肯相从,万事茅堂醉梦中。
出到人前羞欲死,归轮不必问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