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举世托安危,生而为英,死而为灵,痛此日白马素车,滚滚江潮流日夜;
大儒作将相,先天下忧,后天下乐,看到处黄蕉丹荔,纷纷俎豆荐春秋。
这副挽联以高度概括的手法,颂扬了曾国藩在历史舞台上的卓越贡献与深远影响。上联“举世托安危,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开篇即点明了曾国藩在国家命运中的重要地位,他不仅在世时被视为英雄,逝世后亦被尊为圣灵,体现了其对国家和民族的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
接着,“痛此日白马素车,滚滚江潮流日夜”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曾国藩逝世时的哀悼场景,白马素车象征着高洁与哀悼,滚滚江流则寓意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长河,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时间无情的感慨。
下联“大儒作将相,先天下忧,后天下乐”则进一步赞扬了曾国藩的多才多艺与高尚品德。作为大儒,他不仅精通学术,还能够担任将相之职,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更重要的是,他始终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先,先忧后乐,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最后,“看到处黄蕉丹荔,纷纷俎豆荐春秋”以自然界的美好景象比喻,表示曾国藩的功绩如同黄蕉丹荔一般,四季常新,永垂不朽。同时,通过“俎豆荐春秋”的典故,暗示了后人对他的敬仰与纪念,如同在每个季节都献上祭品,以表达对这位伟大人物的追思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不仅高度评价了曾国藩在政治、军事、学术等多个领域的杰出成就,更深刻地揭示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是一幅充满深情与敬意的历史赞歌。
不详
桐凤绿幺花十八;梨云红亚月初三。
麟阁诏图形,与难兄同佐中兴,青史永垂三不朽;
鹤楼蒙祝顶,比食客曾叨末座,素餐自愧百无能。
少不如人何况老;身将终隐又焉文。
抗疏息群疑,九鼎一言,岂独攀髯为先帝;
结邻追昔款,只鸡斗酒,依然埋骨近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