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孔子

禔身涉世谩多忧,运去时来不自由。

孔子三千难变鲁,太公八十尚兴周。

星辰岁久常差度,江海潮生会倒流。

万有盈亏理如是,可须悭作醉乡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在世间忙碌生活,忧虑重重,命运的起落无法掌控。
孔子有三千弟子也无法改变鲁国的风气,姜子牙八十岁还辅佐周朝建立伟业。
星辰运行长远看会有偏差,江海潮水涨退也会逆转。
万物盛衰的道理就是这样,何不放宽心,在醉乡中寻找解脱。

注释

禔身:修身养性。
涉世:涉足社会。
谩:徒然,空自。
运去时来:命运起伏。
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三千:指孔子弟子众多。
变鲁:改变鲁国的风气。
鲁:古代诸侯国,与孔子关联。
太公:姜子牙,又称姜尚,辅佐周武王伐纣。
八十:年纪极大。
兴周:帮助建立周朝。
星辰岁久:星辰运行经过长时间。
常差度:有时会出现偏差。
江海潮生:江海潮汐的涨落。
会倒流:有时会反向流动。
万有:万物。
盈亏:盛衰,增减。
理如是:道理如此。
悭:吝啬,舍不得。
醉乡游:借酒消愁,逃避现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个人命运不可预测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了对历史伟人的敬仰与怀念。诗中通过“禔身涉世谩多忧”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身处世俗、遭受种种烦恼的苦恼之情。接下来的“运去时来不自由”则进一步强调了个人的命运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缺乏自主权。

然后,诗人提及孔子和太公,以历史上两位伟大人物的不同境遇作为对比。孔子的“三千难变鲁”指的是孔子晚年仍然怀念他的家乡鲁国,即便是在他已声名远扬、有了三千门徒的情况下。太公八十岁尚能兴起周朝事业,则展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星辰岁久常差度”和“江海潮生会倒流”两句,通过自然现象的描述,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流逝和世界变化无常的感悟。星辰的运行不准,江海的潮汐有时也会出现反常,这都是不可预知的。

最后,“万有盈亏理如是,可须悭作醉乡游”则表达了诗人对宇宙间万物盛衰更替规律的认同,以及基于这种认同而选择的生活态度——在世事无常中寻找个人的精神寄托,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忧虑,享受简简单单的快乐。

整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也反映了其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面对世事无常时所持有的豁达态度。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太湖观雪

平生不信有升天,今日临风似欲仙。

海内百年诗客眼,雪中一叶太湖船。

绵绵草树渔汀远,续续茅茨野屋偏。

定是丹青不能画,一浇殊欠酒如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文公书院新创

新堂育士焕榱椽,突起文公故宅边。

孟子向来推亚圣,邹人谁不企先贤。

遗书会萃垂千古,缺典因循近百年。

为问杏坛旧邻里,颜曾以后岂无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文公故居有怀

慷慨怀人独倚楼,定应故国此神游。

共知道派传洙泗,犹觉文星贯斗牛。

八佾舞移谁有鲁,两楹梦断已无周。

先生不遇关何事,更作离骚一段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方去言府判挽诗二首(其二)

壬戌同登日,秋崖尚见之。

王家子敬字,谢氏惠连诗。

乡校六龙渡,宗盟七桂枝。

残碑麟笔绝,后死叹吾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