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闺情

凉雨似新秋,帘卷湘波不下钩。

看尽青山和黛湿,新愁,压下云屏角枕头。

常把带围收,银蒜低垂宝篆浮。

暗数松儿人不见,凝眸,浓绿阴阳燕子楼。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南乡子·闺情》由清代诗人李雯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秋雨中的闺房中所感受到的细腻情感与环境氛围。

首句“凉雨似新秋”,以“凉雨”象征初秋的清新与凉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帘卷湘波不下钩”,帘幕轻轻卷起,仿佛湖面的波纹,暗示着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起伏,但又未被外界所察觉,如同未被捕捉的涟漪。

“看尽青山和黛湿”,女子透过窗户,望向窗外的山色,山峰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青翠欲滴,这不仅是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她内心情感的投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接下来“新愁,压下云屏角枕头”,愁绪如同乌云般笼罩,压在心间,难以排解,形象地表现了女子内心的沉重与压抑。

“常把带围收,银蒜低垂宝篆浮”,女子经常调整自己的腰带,银色的蒜头装饰低垂,香篆(香炉中的香)随风飘动,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了女子日常生活的精致与对美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她内心的细腻与敏感。

“暗数松儿人不见,凝眸,浓绿阴阳燕子楼”,女子默默地数着松树上的松果,却无人相伴,眼中满是凝重与孤独。燕子楼,此处可能借指女子所在的居所,通过“阴阳”二字,暗示了情感的复杂与矛盾,以及对未知或不可得之物的渴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情感世界的深刻体验,体现了清代闺阁女子细腻、敏感而又略带忧郁的情感特质。

收录诗词(135)

李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崇祯十五年举人。与陈子龙等有“云间六子”之称。入清,被荐任内阁中书舍人。多尔衮致史可法、唐通等信,均其手笔。不久,忧伤而死。有《蓼斋集》

  • 字:舒章
  • 籍贯:明末清初江南青浦
  • 生卒年:1608—1647

相关古诗词

玉楼春.秋闺

城头月出惊栖羽,宝瑟清清伤玉柱。

空庭悬杵数千声,半枕寒蛩闻一个。

绿窗月对相思树,■■难传心上语。

娟娟幽草怯黄昏,炯炯清眸怜白纻。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秋思

西园剩有黄花蝶,南浦惊飞红杜叶。

秋来独自怕登楼,闲却吴绫双素袜。

乱鸦啼起愁时节,料峭西风浑未歇。

两行银雁十三弦,弹破梧桐梢上月。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代客答女郎

角声初展愁云暮,乱柳萧萧难去住。

舴艋舟前流恨波,鸳鸯浦上相思路。

生分红绶无人处,半晌金樽容易度。

惜别身随南浦潮,断肠人似潇湘雨。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苦雨旅怀

千山染就朦胧碧,杜宇惊人啼怨魄。

绿窗长日守芭蕉,帘额沈沈无燕入。

湿云底死连朝夕,不管相如犹倦客。

好将单枕画潇湘,梦到巫山■里隔。

形式: 词牌: 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