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作家吴敬梓的作品,名为《寄怀章裕宗二首(其二)》。从艺术风格来看,此诗采用了典型的古典文学手法,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精致的情感表达。
“香散荃无梦觉迟”一句,以花香比喻情思,将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愫与自然景物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伤氛围。其中,“荃”是一种草本植物,常用来象征诗人的幽独和孤寂。而“无梦觉迟”则暗示了夜晚难以成眠,内心充满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接着,“灯花影缀玉虫移”,通过精美的意象描绘出夜间昏黄的灯光下,一只只小虫在玻璃窗上缓慢移动的情景。这里的“灯花”指的是灯光映照下的阴影,而“玉虫”则是对小虫的一种美化说法。这两句共同构建了一幅静谧而又带有一丝孤独感的夜晚图景。
第三句“分明携手秦淮岸”,诗人提到了与他人携手漫步于秦淮河畔的情形。这里,“分明”指的是月光清澈,可见一二,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情的深刻赞美。
最后一句“共唱方回肠断词”,则描绘了一场愉悦而感伤的歌唱聚会。诗人与友人们一起高声歌唱,直到声音在喉咙里断续为止。这不仅是对当时美好生活的一种颂扬,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和美好的生活片段深切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精巧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