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閒来石上卧长松,百衲袈裟破又缝。
今日不愁明日饭,生涯只在钵盂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人闲适的生活情景。"閒来石上卧长松",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僧人在青松之下悠然打坐的画面,展现了僧人的超脱与宁静。"百衲袈裟破又缝",细节生动,反映出僧人生活的简朴和对物质的淡泊,即使衣物破旧,也能自给自足,心灵富足。
"今日不愁明日饭",表达了僧人对于生活的无忧无虑,他专注于当下,不为未来的忧虑所扰,这种心境体现了佛教的现世观。最后一句"生涯只在钵盂中",进一步强调了僧人的生活简单到仅需一个钵盂盛饭,象征着他的生活完全依赖于内心的需求,而非外在的物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描绘,传达了僧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具有禅意和道家崇尚自然、简朴生活的理念。赵彦端作为宋代诗人,此诗体现了宋代理学与佛教思想的交融。
不详
工为词,尝赋西湖谒金门词,有“波底夕阳红湿”之句。高宗喜曰:“我家裹人也会作此”!……"乾道、淳熙间,(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终左司郎官。彦端词以婉约纤秾胜,有介庵词四卷,及介庵集十卷,外集三卷,均《宋史艺文志》并行于世
春色无穷巷,农乡有太和。
病嗟闻道晚,贫喜得闲多。
草径供徐步,邻花获屡过。
层台宜抗榭,谁与买烟波。
生当带索守林庐,不合轻抛种树书。
贺燕得公真是乐,弊貂将我竟何如。
殊乡更觉邻为贵,晚岁深期烛有馀。
上下床閒相去几,未知梦觉孰非欤。
堂堂天上张公子,龙剑分光自斗牛。
海上忽归槎万里,云间未放月中秋。
才为汉殿无双手,恩到闽山第一州。
亦有人言识仙骨,只看何日议封留。
鹓班新谒紫宸回,鱼佩初迎幕府开。
百里故乡同昼锦,一年和气自春台。
甘棠政美无留颂,泮水功成有异才。
他日听传公不老,定知曾见武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