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如晦解任

著书饮水淡忘饥,出处初心忍自违。

骥服盐车方困辱,鹄离矰?正高飞。

山深林密吾终隐,岁晚江空子亦归。

赢得旁人笑奔竞,到头事业总难期。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元代尹廷高的《送刘如晦解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刘如晦离职的送别之情,同时也寓含了对仕途变迁和人生选择的感慨。首句“著书饮水淡忘饥”描绘了刘如晦在官场之外的清贫生活,通过著书立说寻求精神寄托,即使生活简朴也能忘却物质匮乏。然而,“出处初心忍自违”则暗示了他当初出仕并非本愿,如今解任回归初心,实则是被迫违心。

“骥服盐车方困辱,鹄离矰弋正高飞”运用比喻,将刘如晦比作被束缚的骏马(盐车之骥)和摆脱束缚的天鹅(离矰弋的鹄),形象地写出他在官场中的困境与解脱后的自由状态。诗人借此表达对友人遭受压抑的同情,以及对其追求自由的赞赏。

“山深林密吾终隐,岁晚江空子亦归”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刘如晦能够适时归隐的期待。结尾两句“赢得旁人笑奔竞,到头事业总难期”揭示了对世俗眼中奔竞名利的嘲讽,认为真正的成功难以预料,暗含对刘如晦解任后能远离纷争,实现内心的期许的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关切,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仕途与隐逸的复杂态度。

收录诗词(283)

尹廷高(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廷高,别号六峰。其父竹坡,当宋季以能诗称。仲明遭乱转徙,宋亡二十年,始归故乡。尝掌教于永嘉,秩满至京,谢病归。所著有《玉井樵唱正续稿》。自题其卷首云:「先君登癸丑奉常第,宦游湖海,作诗凡千馀首。丙子,家燬于寇,遗编散落,无一存者。仅忆《秋日寄僧》一联曰:『白蘋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先业无传,雅道几废,不肖孤之罪也。」观此,则仲明诗学,有自来矣

  • 字:仲明
  • 籍贯:遂昌

相关古诗词

平远亭

野水漫漫接白云,凭阑转觉兴撩人。

一川芳草青无际,数点遥峰淡不真。

烟树夕阳开画轴,风帆沙鸟伴吟身。

个中尽有闲田地,何必桃源更问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赵义甫回汴梁久客江阴

汴堤绿柳漫阑珊,公子南游久未还。

故国凄凉丹凤远,春江浩荡白鸥闲。

忽思茅屋苔痕长,愁对檐花鬓发斑。

归见江南旧耆宿,为言清梦绕嵩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双溪道中值风雨

竹舆咿?岭岖崎,三宿才方出翠微。

远水带烟争晚色,西风挟雨作寒威。

绿莎路绕黄泥坂,乌桕林藏白板扉。

屈指重阳归又近,樽前儿女笑牵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贽见虚谷方使君

斩佞当年著直声,于今翰墨哭单行。

典型尚见灵光古,德政常留钓濑清。

瓜熟东门遗世味,菊香晚节寿耆英。

愿公长作斯文主,只把湖山当□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