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其三)

谁能制长笛,当为玉龙吟。

形式:

翻译

谁能制作出能发出美妙声音的长笛,那长笛就应该像玉龙在吟唱。

注释

制:制作。
长笛:古代的一种管乐器。
当为:应当是。
玉龙:比喻珍贵的乐器或优美的音乐。
吟:这里指音乐悠扬。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兴祖创作的《句》第三首,表达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高度赞美和无限向往。"谁能制长笛,当为玉龙吟"一句中,“制”字意味着制作或驾驭,而“长笛”则是古代的一种吹奏乐器,常被用来比喻高雅的情感表达。在这句话里,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表明能制造出美妙声音的长笛之人,是多么难得,这样的才能堪比玉龙吟声,既是对音乐才华的赞誉,也反映了诗人对于高水平艺术创作的渴望和尊崇。整句气势宏大,意境深远,展示了古代文人对于艺术的追求与敬仰。

收录诗词(3)

刘兴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宫亭庙

回舻乘派水,举棹逐分风。

滉漾疑无际,飘扬似渡空。

樯乌排鸟路,船影没河宫。

孤石沧浪里,岸山古雾中。

寄言千金子,安知万里蓬。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寄宝应丘大夫

制阃今元帅,男邦旧大夫。

受成无弊事,直上有夷涂。

赤县图新入,苍生喘欲苏。

底须劳战士,城筑守淮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八珍一箸千金价,往往精庖贱惠文。

莫道形模大刚拙,剖珠也解献殷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墨池发祥诗呈蒋教

城头学宫高巍巍,中有方井号墨池。

穷冬不竭春不溢,往往石眼通江湄。

故老相传右军宅,涤砚濡毫向池侧。

兰亭绝笔迹成尘,此间池水犹能黑。

绍兴之年值丙寅,一夕郁郁浮乌云。

乡闾拭目看盛事,集英三唱人姓陈。

又闻淳熙改元岁,隔春预作文章瑞。

甲科夺得汉庭魁,贤关解褐冠多士。

九岁奇童面圣颜,阖郡十人俱赐第。

近来复作烟雾飞,盈盈玉斗磨歙丝。

忽焉阴霾黯苍汉,模糊顷刻风披披。

巧如奇花开异草,天女织出绞绡衣。

须臾变态千万状,妙手点染水墨奇。

此事颇亦涉神怪,疑有鬼物来游嬉。

不然下垫千年龟,图书之祥将发挥。

吾乡文物盛洙泗,执经问道肩相随。

残膏剩馥大沾溉,诸生借润今其时。

文昌终有应图契,韩门高第皆可为。

先令地脉进佳贶,主张在公非义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