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董子下帷处

昔人高可仰,其奈广川何。

身在窥园少,忠留对策多。

野花馀锦绣,林鸟半啼歌。

圣世贤良诏,儒生复此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董仲舒的追思与敬仰之情,通过董子下帷处的景象,展现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与文化的传承。首句“昔人高可仰”,表达了对董仲舒高尚人格的崇敬,他虽已逝去,但其精神与成就依然令人仰望。接着,“其奈广川何”一句,以广川比喻时间的长河,暗示董仲舒的影响跨越时空,如同广川般深远。

“身在窥园少,忠留对策多”两句,通过对比董仲舒在世时的勤勉与离世后留下的智慧结晶,强调了他的忠诚与贡献。窥园,可能指董仲舒在学术上的探索与研究,而“对策多”则表明他在政治上的谏言与策略,为国家与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

“野花馀锦绣,林鸟半啼歌”描绘了董仲舒去世后的自然景观,野花如同锦绣一般点缀着大地,林间的鸟儿似乎在哀鸣,这一景象既美丽又略带悲凉,象征着董仲舒虽已离去,但他的精神与影响依旧在世间流传。

最后,“圣世贤良诏,儒生复此过”点明了董仲舒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其作为儒家学者的地位。圣世贤良诏,意味着在那个时代,董仲舒因其卓越的道德品质和学术成就,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与表彰。对于后来的儒生而言,董仲舒成为了他们学习的榜样,每次经过这里,都能感受到其精神的激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董仲舒事迹的追忆,展现了其在学术与政治领域的杰出贡献,以及其对后世的巨大影响,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69)

欧主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漂母祠

层城依片石,古木咽寒禽。

自有留名地,何存望报心。

筑坛多倚仗,垂钓辨浮沉。

我亦王孙饭,游情楚水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故人有巨富家落祝发为僧者

空却有家累,生将无住心。

挥金随地没,卓锡得泉深。

因报多相信,人天杳亦寻。

白云堪补衲,栖老白云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午门朝见

祥光浮动紫烟收,禁漏初传午夜筹。

乍见扶桑明晓仗,却瞻阊阖觐宸旒。

一痕斜月双龙阙,百叠春云五凤楼。

潦倒江湖今白发,可能供奉殿东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观驾幸文华听讲

朝下銮舆幸讲堂,徐看天仗转东厢。

翠旂拂柳宫墙绕,清跸穿云阁道长。

千载明良真际会,九朝文物旧彝章。

小臣漫厕夔龙后,彷佛还瞻日月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