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雨积湘东行客难,啼猿枫树四山寒。
晚日黄陵戍前出,湖云江水白漫漫。
这首诗描绘了湘东地区雨后的景象,充满了凄凉与哀愁的情感。首句“雨积湘东行客难”,点明了地点和天气状况,雨使得行旅之人难以前行,营造了一种旅途艰辛的氛围。接着,“啼猿枫树四山寒”一句,通过猿猴的啼叫和枫树的映衬,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的寒冷与孤寂,猿啼声声,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哀伤。
“晚日黄陵戍前出”,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黄陵(传说中舜帝葬地)前的景象,夕阳的余晖给原本凄凉的场景增添了一抹淡淡的悲壮感。最后,“湖云江水白漫漫”一句,以广阔的湖面和江水为背景,云雾缭绕,水色苍茫,给人一种广阔而深邃的视觉感受,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湘东地区雨后特有的凄美与哀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不详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日月行踪两不留,新交故友孰从游。
归人夜夜听山雨,落雁声声下郡楼。
万壑盘来趋鄂渚,千峰断处是潭州。
别离倏忽真成老,青草湖边对暮秋。
高接云霄下石矶,城头终日敞清晖。
孤筇落照同千里,白水青天各四围。
山自衡阳皆北向,雁过汇外更南飞。
人閒好景湘波上,却照新生白发归。
扬州锦绣越州醅,巨木如山写蜀材。
黄鹤楼头望镫火,夜深江北估船来。
蜀江水长汉江低,江水东流也向西。
霜后西风江尽落,可怜离别汉阳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