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苦病》,是明代诗人林光所作。诗中以第一人称叙述了病痛带来的身心折磨与对生命的深刻反思。
首句“二五有嘉惠,眇躯荷深仁”开篇即表达了对生命之赐的感激之情,尽管身体微小,却承载着深厚的仁爱。接下来,“默默百年情,隆隆四体恩”则进一步阐述了对生命的珍惜与感恩,即使岁月静好,身体的每一部分都值得尊敬。
“璠玙思在匮,瓴甋嗟流尘”两句运用比喻,将自身比作珍贵的美玉与普通的瓦片,表达了对自身价值的思考与对平凡生活的感慨。“伤足在深想,垂堂屡逡巡”则揭示了在病痛中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以及对过去行为的反思。
“胡乃颠沛中,灾祸兴膂?”一句表达了对突如其来的病痛的不解与困惑,紧接着“飘忽变故素,沈困在昏晨”描绘了病痛带来的身心双重困扰,仿佛置身于混沌之中。
“万窍藏阴风,四肢成卧轮”形象地描述了病痛中身体的不适,仿佛被阴冷的风吹拂,四肢如同无法转动的车轮。“焚蒸伏盲热,旦夕如环循”则进一步描绘了病痛中的煎熬,仿佛被热气笼罩,日复一日地循环。
“累累莫支吾,生虑谢伊人”表达了对病痛中孤独与无助的感受,仿佛无人能理解自己的痛苦。“两睫竟不交,八邪若相新”则通过眼睛与邪魔的对比,表达了对病痛中精神世界的探索与挣扎。
“念攒水菽老,忧积糟糠贫”揭示了病痛对生活的影响,无论是食物还是财富,都因病痛而变得沉重。“遗药饮孰疑,殷意沃且频”表达了对药物的依赖与对健康恢复的渴望。
“垢含思一濯,屈永作恒伸”表达了对清洁与持久的追求,希望病痛能够得到彻底的治愈。“三住秉躯要,百脉讶调驯”则展示了对身体机能的调整与适应,希望身体能够恢复正常。
“一点终不昧,耿然贯苍旻”表达了对生命之光的坚守,即使在病痛中也不放弃对光明的追求。“形骸端可外,陶铸付大均”则表达了对身体之外的精神世界的重视,认为精神的陶冶应由宇宙来完成。
最后,“忽忽岁时易,一笑回阳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病痛后重生的期待,希望病痛过后,能够迎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生动,通过对病痛的深刻体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健康、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