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草木稀疏,凉意渐浓的景象,诗人回忆起与友人谭见日相聚于“水云居”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诗中运用了“玄鬓”、“青藜”等典故,增添了文雅之气。
首联“秋气萧森草木疏,忆君重过水云居”,以萧瑟的秋景开篇,引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水云居作为聚会之地,承载着深厚的情谊。
颔联“休将玄鬓歌弹铗,长向青藜问校书”,通过“玄鬓”和“青藜”这两个典故,既体现了对友人的尊重,也暗示了对学问的追求。这里,“玄鬓”可能暗指友人的年华,而“青藜”则与古代学者手持的藜杖相关,象征着学问和智慧。
颈联“世态江河忘百折,茅斋风日惜三馀”,诗人感慨世态炎凉,但内心珍惜与友人相聚的时光,即使在简陋的茅屋中,也能享受风日的美好,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态。
尾联“浮名尽付沧洲外,司马何劳赋子虚”,诗人将功名利禄视为身外之物,宁愿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淡生活,以司马相如的典故自比,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逃避。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友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