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天楼小憩

游山取适兴,兴适薄言转。

山楼近云匡,小憩聊复善。

却指向历处,林路依微辨。

将毋志近荒,陈编一开展。

形式: 古风 押[铣]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游历时,偶然登上了名为“半天楼”的地方,短暂休息后,又继续前行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首句“游山取适兴”,点明了诗人出游的目的在于寻求心灵的愉悦与放松。接着,“兴适薄言转”则暗示了诗人情绪的变化,从最初的兴致勃勃逐渐转变为一种更为深沉的思考与体验。

“山楼近云匡,小憩聊复善。”描述了诗人登高望远,感受到与云相近的壮丽景象,短暂的休息后,内心得到了某种满足与安宁。这里运用了“云匡”这一形象,既描绘了云层环绕的壮观景色,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宽广与宁静。

“却指向历处,林路依微辨。”诗人继续前行,穿过密林,每一步都显得格外小心,试图在模糊的路径中找到方向。这不仅体现了行进中的艰难与探索精神,也寓意着人生旅途中的不确定性和对未知的追寻。

“将毋志近荒,陈编一开展。”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与经验的渴望。他似乎在思考,是否应该深入探索眼前的荒野,或是回顾历史,从旧书中寻找答案。这里的“陈编”指的是古代文献或书籍,暗示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和智慧的尊重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以及对知识探索的渴望,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晓

西魄未隐峰,东旸刚出谷。

居山晓尚寒,问景春已淑。

花沐露濛濛,草霏风馥馥。

倚楹旦气清,游踪漫追逐。

虚已敕万几,廑心筹五服。

云罩钟迟鸣,山僧想眠熟。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天成寺

涧道繁声隐石泉,寺楼据胜坐来便。

千行峰树全标画,几个山僧不识禅。

入目景光浑似旧,得心兴会每殊前。

题崖绿字烟萝蔓,此日拈吟复偶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西甘涧

云栈下石门,风寒衣袂凛。

精舍缚茅为,阇黎任高枕。

庄严无馀物,贝叶置诸品。

是为本色禅,随喜意惬甚。

地僻泉亦甘,可以酌而饮。

形式: 古风 押[寝]韵

东甘涧

座席飘来花雨香,偶参白业憩云房。

春翘饶有芳菲好,却爱松阴满院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