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檐杂诗(其二)

吾庐何所托,芳草蓼花西。

幻岂渔郎路,悠然樵父溪。

落英行处拾,佳句半无题。

莎径时来往,苔深茆屋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乡村景象。诗人以“吾庐何所托,芳草蓼花西”开篇,将居住之所置于芳草与蓼花之间,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下来,“幻岂渔郎路,悠然樵父溪”两句,通过对比渔郎和樵夫的路径,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落英行处拾,佳句半无题”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与审美态度。在落花飘零之处拾取花瓣,不仅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寓意着诗人对于生活琐碎之美的捕捉与珍视。而“佳句半无题”则可能暗含了诗人对于文字表达的谦逊与内敛,即好诗无需刻意标榜,自然流露便是最美。

最后,“莎径时来往,苔深茆屋低”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条长满莎草的小径,以及被青苔覆盖、略显低矮的茅屋,进一步强化了诗中所展现的自然与宁静之美。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和谐、简单生活的深深向往与赞美。

收录诗词(173)

魏学洢(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 字:子敬
  • 籍贯: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
  • 生卒年:约1596——约1625

相关古诗词

茅檐杂诗(其三)

独坐不知夕,时闻栖鸟腾。

閒情怀应物,淡语忆渊明。

近借邻家棹,前移柳下罾。

道逢田父返,相话豆花棚。

形式: 五言律诗

茅檐杂诗(其四)

来往曾何意,偏于淡处亲。

山光疑旧梦,花影属分身。

旷眼侵云脚,沉思傍水漘。

平生最相识,强半白头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茅檐杂诗(其五)

独坐寒梅下,依依细草薰。

耽奇追鸟迹,消懒学鹅群。

诗入花间队,文成水上军。

朝看司马赋,恍欲上云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茅檐杂诗(其六)

孰谓贫多暇,笺诗更解玄。

业随当代后,痴到古人前。

瓶满陶潜粟,囊馀杜甫钱。

愿奢谁过此,老我只丹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