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怀王参政明辅》。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王参政明辅的怀念之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友人的敬仰。
首句“伊昔春星过草堂”,以春夜的星辰比喻往昔相聚的美好时光,草堂则象征着温馨的聚会场所,营造出一种回忆往昔的氛围。接着,“使君施紫客袍方”描述了友人王参政明辅在某次聚会中被授予紫色官袍的场景,紫色在中国古代象征尊贵与权力,此处表达了对友人身份地位的尊敬和羡慕。
“拈来是法谁真解,语到无言味转长”两句,运用了禅宗中的“拈花微笑”的典故,暗示了友人间心灵相通、默契无比的状态。即使不言而喻,彼此之间也能心领神会,这种无声的语言更显得意味深长。
“掌里莲花堪入藏,眼中棠树已成行”进一步描绘了友人王参政明辅的才华与成就。莲花象征高洁与纯洁,棠树则代表繁盛与繁荣,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卓越才能与辉煌成就的赞美。
最后,“何时向子粗酬愿,一钵相从太华傍”表达了诗人渴望再次与友人相聚的愿望,希望能在太华山旁共同度过一段宁静而美好的时光。这不仅是对友情的向往,也是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友人形象的描绘和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