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双凫卷送周明府入计

客星迢迢度南越。化作双凫傍双阙。

乍看流影入彤霄,忽曳清声破晓月。

月色胧胧启曙辉。九重端御正垂衣。

龙鳞光绕翠华仗,鹓侣齐趋青琐闱。

夹城日高未下殿。离宫别馆罗清宴。

玉宇遥瞻五位尊,金茎特赐群臣遍。

周侯为政古循良。舄影高悬紫极光。

到日定知扳睿作,会有赓歌续柏梁。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客星渡过南越化为双凫,其身影流溢于彤云霄汉,清脆之声穿透晓月,月色朦胧中天启曙光。皇宫内,皇帝端坐垂衣听政,龙鳞般的光彩环绕着翠华仗,群臣齐集于青琐闱。夹城之上,太阳高挂,宫殿尚未退去,别馆中安排了清雅的宴会。玉宇之中,五位尊者遥望,金茎特赐给群臣,以示恩宠。诗中赞颂了周明府的循良为政,其形象如同舄影般高悬于紫极光中,预示着未来必定能受到皇帝的青睐,有望接续柏梁台的盛誉。整首诗以生动的景象和寓意深刻的比喻,展现了官场的庄严与荣耀,以及对官员政绩的高度赞誉。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有客携风木遗思卷索题时午月朔次日为先子讳辰余恫焉有感挥泪书之

白日堕西山,流波到东海。

人寿亦如斯,奄忽不相待。岂曰无亲亲莫留。

树兮欲静风不休。

孤儿独洒终宵泪,苍天漠漠白云悠。

形式: 古风

徐生

徐生七尺躯,少小轻投笔。

自言亲授异人编,妙精玉女及符术。

此中千年秘不传。风云遘会岂徒然。

男儿致身须及早,毋令祖生先著鞭。

形式: 古风

有剖蛤蜊者满腹皆虫蛆再剖亦尔莫测其故余作歌示之

阎浮世界大海水,泡影光中化百族。

皮毛齿角及鳞介,下至有头若无足。

莫不含灵具至性,其中一一有佛慈。

佛慈众生无差别,佛相遍现亦如之。

应缘度生垂化迹,不争其类争其时。

迷人不解佛真性,敢向众生笺慧命。

鸾刀一启性命悲,一日不启馋难支。

弥天杀网张沙界,万劫相寻无尽期。

诸佛名为可悯者,以杀止杀应难化。

殷勤摘叶付儿啼,方便菩提證刀下。

枯壳相中转法轮,俨然大士现化身。

河目珠眉光满月,璎珞伽黎妙入神。

竖儒不察其中义,只道形模偶相似。

肯信文殊累劫因,前身曾脱蛤蜊蜕。

云何馋腹竞啖吞,依然蜷壳食蛤蜊。

菩萨如来大悯伤,不示慈容示丑类。

双壳才开百蛆攒,细似牛毛簇似猬。

投之以水蠕蠕活,谛视良久生寒悸。

须臾更剖亦如斯,倾筐一掷沟与隧。

此段因缘讵偶然,我云是佛显教权。

众生业轻犹可度,一凛慈容信且坚。

辟如刽子逞刀手,见其父母刀亦捐。

迷人业重佛不转,枉教善巧行方便。

咽喉火起业生贪,夺其所夺业不现。

蚖蛔钻额蛆腐肠,对此何如尚敢尝。

翠盘有箸不能下,何用鸾刀重创伤。

罪性空时莫问果,佛佛圆明珠颗颗。

就将蛤蜊比莲台,颗颗中具如来座。

佛遍恒河沙界中,物物应与蛤蜊同。

乍然悲喜生畏抑,是物皆现圣慈容。

有如贪喙恣豪嚼,钵盂净饭亦生虫。

此是如来秘密藏,芥子须弥纳万象。

提出吹毛颔下刀,抉去空华目里障。

不然枯骨有何灵,猪齿白骨现佛形。

狞犬衔来不敢食,难道畜生不爱腥。

狗子有无佛性也,且扫涂抹几剡藤。

形式: 古风

古研歌

古砖何年入古穴,穿井出之土脉裂。

十丈寒泉閟不泄,冷光一道吹阴雪。

金石匪儗色则铁,擘处恰似神工掣。

有渍蚀痕蘸鬼血,其纹错缀细如缬。

面稍平之微凹凸,凹者似藏轻沈涅。

以手揩摩气尚馝,锐首丰下存朴拙。

天然制与雕锼别,前人作事多不劣。

不取其全因其缺,孤赏肯留耳目亵。

誓与重泉共封闭,神气澌尽土气歇。

岂料终为后人窃,穴之所有化尘屑。

砖立其中神孑孑。

或言文士精所结,毕竟难将物理洁。

奇物从来运世阅,一砖可悟恒沙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