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杨同知任满西归

道傍笳鼓记迎新,又作长亭惜别人。

千里畏途成雅俗,一言寒谷变阳春。

朝廷有意归杨震,父老无从借寇恂。

金印此行如斗大,西还遥望使车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蒲道源的《饯杨同知任满西归》描绘了送别官员归乡的场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对官员为官之德的赞誉。

首句“道傍笳鼓记迎新”,以笳鼓之声渲染出迎接新官上任时的热闹气氛,暗示了杨同知在此前的任职期间,为地方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接着“又作长亭惜别人”一句,笔锋一转,描绘了在离别之际,人们依依不舍的情景,表达了对杨同知离去的惋惜之情。

“千里畏途成雅俗,一言寒谷变阳春”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杨同知的为官行为比作能化险为夷、化冷为暖的力量,形象地展现了他不仅在治理上有卓越的才能,更能在言语中传递温暖与希望,使原本艰难困苦的地方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

“朝廷有意归杨震,父老无从借寇恂”则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赞扬了杨同知的忠诚与清正,表达了朝廷对其归乡的期待以及地方百姓对他的怀念与不舍。

最后,“金印此行如斗大,西还遥望使车尘”以金印的大小来比喻杨同知此次归乡的分量,既体现了其官职的重要,也暗示了他为官生涯的辉煌。同时,遥望使车尘,寄托了人们对杨同知归途的牵挂与祝福,以及对他在未来无论身处何方都能继续发挥光和热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杨同知为官之德的高度赞扬,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官员道德品质的重视与推崇,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深情与祝福。

收录诗词(77)

蒲道源(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月八日赋二种芙蓉二首(其一)红芙蓉

丰肌弱骨与秋宜,宿酒酣来不自持。

岂为严霜成槁质,要凭初日发妍姿。

燕姬入画犹嫌陋,蜀锦团窠未足奇。

独对芳丛寄幽兴,子高真是遇仙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九月八日赋二种芙蓉二首(其二)转观芙蓉

露凉风冷见温柔,谁挽春还九月秋。

午醉未醒全带艳,晨妆初罢尚含羞。

未甘白纻居寒素,也著绯衣入品流。

若信牡丹南面贵,此花应是合封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耶律奉使镇南楼诗韵

雄视坤维有此楼,恍疑八表继神游。

山连秦蜀相邻际,水接襄樊不尽头。

阴阖阳开增伟观,月明风冷怯清秋。

百年豪杰登临处,诗兴飘飘隘九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九月同李子文罗寿甫行城南溪上

溪水泠泠玉佩声,沿溪路转忽川平。

襟怀郁滞得开豁,腰足痹顽时散行。

几树霜红明夕照,数峰烟碧倚寒晴。

兹游胜友相酬和,殆与秋光欲斗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