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信安太守

三衢正对福星时,喜得君侯妙抚绥。

甲士散教耕垄亩,书生闲许从旌旗。

条章最是贫家喜,禾黍仍防别郡饥。

昨日中官说天意,即飞丹诏立新碑。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正当三衢地区对应着福星的时刻,我欣喜地迎接您的贤明治理。
您命令士兵们退伍务农,让书生们有空闲跟随您的旗帜行动。
法律条例对贫困家庭尤其有利,还要预防邻郡的粮食短缺问题。
昨天宫中的官员传达了上天的旨意,立刻颁下红诏书建立新的纪念碑。

注释

三衢:古代地名,今浙江衢州一带。
福星:象征吉祥的星辰,比喻好运气或贤明的官员。
君侯:古代对高级官员的尊称。
妙抚绥:巧妙地安抚和治理。
甲士:古代的士兵,尤其是装备铠甲的步兵。
耕垄亩:指退伍士兵从事农业生产。
书生:读书人,知识分子。
旌旗:旗帜,代指军队或领导者的指挥。
条章:法规条文。
贫家:贫困的家庭。
防:预防,防止。
别郡:其他郡县。
中官:宫廷内的宦官。
天意:上天的旨意或命运的安排。
丹诏:红色的诏书,古代用于重要文书。
新碑:新建的纪念碑,用来纪念或表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和谐的田园景象与官方颁布令好的情境。首句“三衢正对福星时”暗示了一个祥瑞之气弥漫的美好时刻,"喜得君侯妙抚绥"表达了对统治者智慧和仁慈政策的赞赏。接着,“甲士散教耕垄亩,书生闲许从旌旗”一句,描述了军人在田间指导农事,而读书人则随着军旗闲适地学习,这些都体现了一种社会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

"条章最是贫家喜"表明新颁布的法规对贫困家庭尤为重要,能够带来他们的欢喜。紧接着,“禾黍仍防别郡饥”则指出虽然当前地区粮食充足,但还是需要警惕其他可能发生饥荒的区域,这种关怀体现了统治者的远见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心。

最后两句“昨日中官说天意,即飞丹诏立新碑”则是指官方通过官员传达上天的旨意,并立即颁布诏书,建立新的石碑来纪念或宣告某项重要政策或事件。这一系列动作彰显了中央与地方之间信息传递的高效和权威的展示。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理想化的社会场景和官方行动的情境,表达了对统治者及其政策的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101)

张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复初前后在世。生而颖秀,幼能为诗登单于台,有“白日地中出,黄河天上来”名,由是知名。家贫累下第,留滞长安。乾宁二年。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间,与许棠、张乔、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授校书郎,调栎阳尉,迁犀浦令。五建建蜀国,拜膳部员外郎。后为金堂令

  • 籍贯:清河
  • 生卒年:公元895年

相关古诗词

赠南昌宰

假邑邀真邑命分,明庭元有至公存。

每锄奸弊同荆棘,唯抚孤茕似子孙。

折狱不曾偏下笔,灵襟长是大开门。

新衔便合兼朱绂,应待苍生更举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赠闻一上人

见面虽年少,闻名似白头。

玄谈穷释旨,清思掩诗流。

果落痕生砌,松高影上楼。

坛场在三殿,应召入焚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赠栖白大师

剃发得时名,僧应别应星。

偶题皆有诏,闲论便成经。

埽叶寒烧鼎,融冰晓注瓶。

长因内斋出,多客叩禅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赠道者

得道疑人识,都城独闭关。

头从白后黑,心向闹中闲。

饥渴唯调气,儿孙亦驻颜。

始知仙者隐,殊不在深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