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游甘露寺

去国日已远,涉江岁将阑。

东南富山水,跬步留清欢。

迁延废行迈,忽忘身在官。

清晨涉甘露,乘高弃征鞍。

超然脱阛阓,穿云抚朱栏。

下视万物微,惟觉沧海宽。

潮来声汹汹,望极空漫漫。

一一渡海舶,冉冉移樯竿。

水怪时出没,群嬉类豭羱。

幽阴自生火,青荧复谁钻。

石头古天险,凭恃分权瞒。

疑城曜远目,来骑惊新观。

聚散定王业,成毁犹月团。

金山百围石,岌岌随涛澜。

犹疑汉宫廷,屹立承露盘。

狂波恣吞噬,万古嗟独完。

凝眸厌滉漾,绕屋行盘跚。

此寺历今古,遗迹皆龙鸾。

孔明所坐石,牂䍽非人刊。

经霜众草短,积雨青苔寒。

萧翁嗜佛法,大福将力干。

坡陀故镬在,甲错苍龙蟠。

卫公秉节制,佛骨埋金棺。

长松看百尺,画像留三叹。

新诗语何丽,传读纸遂刓。

嗟我本渔钓,江湖心所安。

方为笼中闭,仰羡天际抟。

游观惜不与,赋咏嗟独难。

俸禄藉升斗,齑盐嗜咸酸。

何时扁舟去,不俟官长弹。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翻译

离开国家的日子已经很久,渡过长江接近岁末。
东南地区山清水秀,每一步都留下清新的欢乐。
拖延行程,几乎忘记自己还在官场。
清晨踏着甘甜的露水,登上高处丢下马鞍。
超脱尘世喧嚣,穿越云层抚摸朱红栏杆。
向下看万物渺小,只觉得大海无比辽阔。
潮水涌来声音嘈杂,极目望去空旷无边。
一艘艘船只渡海而来,桅杆缓缓移动。
水中的怪物时隐时现,群兽嬉戏像野猪和羱羊。
幽暗处自然生出火光,是谁点燃了青荧的火焰。
石头古老的天险,曾是权力争夺之地。
远处的疑城照亮视线,来往的骑者带来新奇景象。
王朝的兴衰如同月亮盈亏,聚散决定王业。
金山般的巨石,随着波涛起伏摇晃。
仿佛汉代宫殿,屹立如承露盘般壮观。
狂暴的波浪肆意吞噬,唯有它历经千年仍完好。
凝视水面不再动荡,我在屋内蹒跚行走。
这座寺庙历史悠久,遗迹都是龙凤图案。
孔明坐过的石头,非人力所能雕琢。
经霜后草木凋零,积雨使青苔显得寒冷。
萧翁酷爱佛法,大福气需要努力争取。
锅台依旧倾斜,龙形的铁甲交错。
卫公坚守节操,佛骨被珍藏在金棺之中。
长松挺拔百尺,画像令人感叹三次。
新诗语言多么华丽,纸张因阅读而磨损。
我本是渔夫,江湖才是心中的归宿。
如今被困笼中,仰望天空渴望自由。
游览美景不能共享,吟诗作赋独自感叹。
俸禄微薄,只能依赖粗茶淡饭。
何时能驾扁舟离去,不再等待官府的审查。

注释

去国:离开国家。
涉江:渡过长江。
阑:年末。
官:官场。
甘露:清晨的露水。
征鞍:征战的马鞍。
阛阓:市场、市井。
穿云:穿越云层。
沧海:大海。
潮来:潮汐涌来。
海舶:海船。
承露盘:古代皇帝采集露水的器物。
萧翁:指萧某人,爱好佛法的人。
卫公:指卫公李靖。
扁舟:小船。
官长:上级官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子瞻游甘露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游览甘露寺的所见所感。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如山水间的清新欢愉,清晨甘露的宁静,以及穿云过栏的超然心境。诗人还通过石头、潮汐、水怪等意象,寓言历史变迁和权势更迭,如“聚散定王业”、“金山屹立”等句,展现出深沉的历史感慨。

诗中提到的孔明坐石、萧翁与佛法、卫公与佛骨等典故,增添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展现了寺庙的古老与神圣。诗人感叹自己的仕途困顿,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束缚的厌倦。

最后,诗人以“何时扁舟去,不俟官长弹”收束,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渴望,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但又因现实所限而难以实现。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哲理,体现了苏辙作为文人墨客的深厚学养和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子瞻游孤山访惠勤惠思

鸟依山,鱼依湖,但有所有无所无。

轻舟沿溯穷远近,肩舆上下更传呼。

翩然独往不携孥,兼擅鱼鸟两所娱。

困依岩石坐巉绝,行牵翠蔓随缠纡。

道逢勤思访其庐,诵诗清切秋蝉孤。

隐居羞踏陌上土,何人起爱轮下蒲。

水南巷中罗百夫,鸡鸣朝谒至日晡。

人生变化安可料,怜汝久遁终无图。

凫鹥不足鹤有馀,一俯一仰戚与蘧。

嗟我久欲从逃逋,方圆不敢左右摹。

形式: 古风

次韵子瞻游径山

去年渡江爱吴山,忽忘蜀道轻秦川。

钱塘后到山最胜,下枕湖水相萦旋。

坐疑吴会无复有,扁舟屡出凌涛渊。

今秋复入径山寺,势压众岭皆摧颠。

连峰沓嶂不知数,重重相抱如青莲。

散为云雾翳星斗,聚作潭井藏蜿蜒。

钦翁未到人迹绝,千里受记来安禅。

荒榛野草置茅屋,坐令海贾输金钱。

至今传法破烦恼,饱食过客容安眠。

解装投锡不复去,纷纷四合来乌鸢。

或言此处犹未好,海上人少无烦煎。

天台雁荡最深秀,水惊石瘦尤清便。

青山独往无不可,论说好丑徒纷然。

终当直去无远近,藤鞋竹杖聊穷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次韵子瞻游罗浮山

客迷堕涧逢玉京,云行夭乔风号鸣。

暗中过尽石髓滑,惊喜观阙朝霞明。

东坡南去类此客,挤者力尽非求生。

偶然濒海少氛气,复有福地容躬耕。

诸侯历聘谢鲁叟,茅檐燕坐师老彭。

天枢旋结日珠重,人寰下视鸿毛轻。

俗缘渐觉冰雪解,元气乍复蛟虬狞。

远游脱屣入盖竹,初怪长史留家庭。

后来玉斧小儿子,亦入真诰参仙经。

试令子弟学诸许,还家不用剑阁铭。

洞天闻亦有图籍,但恐未免如公卿。

此心愿与世无事,不愿与世平不平。

形式: 古风

次韵子瞻游道场山何山

两山相负为峰麓,流水重重注溪谷。

游人上寻流水源,未觉崎岖病双足。

山深下视云漫漫,径垂石底千屈盘。

松林阴森白日静,忽惊人世如奔湍。

客行不避苦寒出,僧定端居不下席。

人生嗟与草木同,置身所在由初植。

堂中白佛青髻鬟,气象冲淡非人间。

坐令远客厌奔走,径欲筑室依空山。

木鱼桹桹夜将旦,星斗攲斜挂山半。

行役有程未可留,将出山门复长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