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下聋僧

殿阴古杉高百尺,苍弁虬髯森淀漆。

林深化蝶粉光冷,威凤飘飖感仙实。

旁有聋僧唤不闻,嗫嗫枯吟如有失。

或时兀坐何堆豗,或时手把古书帙。

帙中明星不复记,案上吟篇已亡律。

居山六月不知暑,地凉艳草生幽苾。

茶灶泥崩古藓黏,石盆仰地莲花出。

山童昼睡靠其旁,裤如盘络不掩膝。

僧今老矣无别怀,时梦响潭清汩汩。

终当卜室居其偏,坐看蜿蜒舞清溢。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翻译

宫殿阴凉处的老杉树高达百尺,青色的冠毛和虬须密布如漆黑森林。
深林之中,蝴蝶飞舞,粉光冷冽,凤凰仿佛被仙气所吸引,翩翩起舞。
旁边有个耳聋的僧人,呼唤他却听不见,低声诵经,似乎在迷失中寻找什么。
有时他独自坐着,沉思;有时手中捧着古老的书籍。
书中星辰的记忆不再清晰,案上的诗篇已经失去了韵律。
在这座山上居住六个月,都不觉得炎热,地气清凉,幽香的花草生长。
茶炉的泥土崩裂,古老的苔藓粘连,石盆倒置,莲花从底部冒出。
山童白天在旁边打盹,宽松的裤子垂到膝盖,几乎遮不住。
如今这位僧人年迈,没有其他心事,只是偶尔梦见清澈的潭水潺潺流淌。
最终会选择在这里建个小屋,静坐欣赏蜿蜒流水带来的清逸之景。

注释

殿阴:宫殿阴凉处。
古杉:古老的大杉树。
苍弁:青色的冠毛。
虬髯:卷曲的胡须。
聋僧:耳聋的僧人。
嗫嗫:低声。
兀坐:独自坐着。
堆豗:沉思的样子。
古书帙:古老的书籍。
明星:星辰的记忆。
亡律:失去韵律。
艳草:色彩鲜艳的花草。
幽苾:幽香。
茶灶:煮茶的炉子。
石盆:石制的盆子。
山童:山中的孩子。
裤如盘络:宽松的裤子。
响潭:清澈的潭水。
清溢:清流溢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中禅寺景象。首句以古杉的高大和苍劲起笔,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禅寺的古老与庄重。"苍弁虬髯森淀漆"进一步刻画了杉树的形态,如同武士头盔和胡须般密集,暗喻僧人的威严与沉静。

诗人通过"化蝶粉光冷"和"威凤飘飖感仙实",运用象征手法,将环境的宁静与超凡的氛围相结合,暗示了佛法的空灵与神秘。聋僧的形象被描绘得既专注又孤独,他的无声吟诵仿佛失去了常规,更显禅修的深沉。

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僧人日常生活的简单与清贫,"帙中明星不复记,案上吟篇已亡律"暗示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只专注于内心的修行。山中的清凉与花草的芬芳,以及僧童的无忧无虑,共同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般的意境。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在此处建屋安居,静观山水,享受禅意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宋代禅宗僧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收录诗词(116)

释永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苧渎夜泊

吴城水冷秋风高,迎霜枫叶飘城壕。

吴侬射利如射虏,高帆大艑横江涛。

黄昏不顾风水恶,篙儿怒击何轻豪。

苧渎人家惯迎接,憧憧来往无停艘。

水上悬灯招夜泊,沙头认客相呼号。

人生富贵多不足,亦有稗贩当勤劳。

万斛高装谋重利,斗升未给浮轻舠。

吾生最爱鲁仲连,封侯不受海上逃。

轻世肆志甘贫贱,谁能富贵诎辱遭。

夜歌新诗喜达旦,起看征雁飞云皋。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和韩涧泉韵题周晋仙山楹

不剪亦不斲,山楹在尘表。

石泉声淙淙,秀谷自围绕。

是中玄览人,未见今日了。

君固自无心,世亦不易晓。

梦奠何可攀,颓然泰山小。

当时岩壑人,百世何矫矫。

清吟振霞缨,日翳群阴悄。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咏怀

落日重云下,哀哀闻子规。

荆玉化为土,湘泪摧空枝。

彼禽复何怨,岁岁号春时。

春风自无情,众芳日夜衰。

冉冉无终极,哀乐徒尔为。

睇彼川上流,浩荡无前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咏怀

晨风荡原野,高林摩苍条。

屋上野花落,阶前春草摇。

少壮不可恃,金骨亦易销。

夙志叹沈泯,晚心日幽寥。

紫烟凌石峰,绿云生桂标。

林怀颇清畅,况复灵景饶。

形式: 古风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