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四十五首(其三十)

等闲饶舌话金襕,便与当头倒刹竿。

从此天伦转无义,冷光犹自逼人寒。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翻译

随便谈论那些琐碎无聊的事,就像对着头顶的禅杖说话。
从这一刻起,亲情变得冷漠无情,那冷酷的光芒仍然刺骨地让人感到寒冷。

注释

饶舌:琐碎无聊的谈话。
金襕:可能指佛教僧侣的袈裟,这里比喻严肃的话题或权威。
倒刹竿:禅杖,佛教中用于纠正僧侣行为的工具,这里象征权威或直接的批评。
天伦:指家庭亲人之间的关系。
无义:冷漠无情,缺乏人情味。
冷光:可能指心灵的冷酷,也可能指光芒的冷冽。
逼人寒:形容冷酷无情的氛围让人感到寒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慧远所作的《颂古四十五首》中的第三十首。诗中以日常生活中的两个意象——饶舌和倒刹竿,来寓言深刻的禅理。

"等闲饶舌话金襕",这里的“饶舌”形容说话过多或琐碎,而“金襕”可能指的是僧人的袈裟,诗人暗示了那些空洞无物的言语如同金襕般华而不实。禅宗强调直观体验和寂静领悟,过多的言辞往往偏离了修行的本质。

"便与当头倒刹竿","倒刹竿"是佛教用语,原指用来刹住车轮的木棍,这里比喻纠正错误或破除执着。诗人说,如果这些空谈不能引导人走向正道,就如倒置刹竿,反而会阻碍修行者的进步。

"从此天伦转无义","天伦"指家庭伦理关系,诗人指出,如果过于执着于言语争论,亲情和伦理关系可能会变得冷漠无情,失去了原本的人际温情。

"冷光犹自逼人寒","冷光"可能象征着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的智慧之光,但这种光却因为言语的纷扰而显得冰冷,让人感到寒意,意味着这样的智慧并未带来温暖和解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比喻,批评了过度言语和偏离禅修本质的行为,强调了禅宗追求内在觉悟而非外在言辞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312)

释慧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青原下八世,双泉郁禅师法嗣。住鼎州(今湖南常德)德山。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五。今录诗二首

相关古诗词

颂古四十五首(其九)

浓云泼墨半遮山,碎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偈八首(其五)

滴水冰生分外寒,冻云环合锁峰峦。

根尘不昧心珠露,眨上眉毛子细看。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七十二)

梦魂飞锡下天台,疑是佗方应供来。

石室乍归于雾冷,海山风月满楼台。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一)

千尺身中丈六衣,斩新拈出恰相宜。

长针短线君看取,节角请讹我自知。

形式: 偈颂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