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蕉桐凉月画扇

蕉桐得雨色逾净,云月通宵气已秋。

欹枕乍闻初雁过,拂帘低见一萤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此画扇上,曾习经先生以细腻笔触描绘出一幅蕉桐得雨、云月通宵的清凉秋景。画面中,蕉叶与桐木在雨水的滋润下愈发显得洁净,仿佛能映射出天空的云朵与月光。整夜的时光里,空气中弥漫着秋天特有的清新气息。

画面的主角之一是那静立的蕉树,其叶片在雨水的洗礼下更加翠绿,似乎能洗净尘世的烦忧。另一主角则是挺拔的桐木,它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与蕉树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云与月则在空中悠然自得,它们的光影洒落于地面,为这幅画添上了几分神秘与宁静。

画面中还有一处特别的细节——一只刚刚飞过的雁,它斜斜地掠过画面,留下了一道轻盈的轨迹。这只雁的出现,不仅打破了画面的宁静,也带来了季节更替的信息,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同时,雁的鸣叫或许也唤醒了观者心中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此外,一只缓缓流过的萤火虫,轻轻地拂过帘幕,它的光芒虽微弱,却在寂静的夜晚中显得格外珍贵。萤火虫的出现,为这幅画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也象征着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

整幅画作通过蕉、桐、云、月、雁、萤等元素的巧妙组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在曾习经先生的笔下,这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一首无声的诗,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秋天独有的韵味与情感。

收录诗词(386)

曾习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一月七日德宗皇帝孝定皇后奉安崇陵泣纪

落落周民叹孑遗,春秋书葬已逾时。

未终惕历忧勤事,谁补神功圣德碑。

七恨至今无可说,重泉相待有馀悲。

奉安泣告诸陵日,凄绝灵禽树上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大雪临陶隐居仙人旧馆坛碑

隐居遗迹故幽奇,骨体漫诧吴兴儿。

偶与欧虞求触处,雪窗来写馆坛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夜晴有月

飘风骤雨遂终日,星月娟娟夜复晴。

出户偶然成履迹,隔河隐约有歌声。

注汤煮饼供宵养,兀坐挑灯宛故情。

真妄世间谁与辨,明朝叱犊事深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渠上新结湜亭

把茅盖顶事非常,禅寂童心两不伤。

欲与莲花同坐夏,一亭新置水中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