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病

病来不讶世缘奇,久病翻知病却宜。

天上神仙如不病,月中灵药欲何为。

姓名已落时人忌,诗句还生真宰疑。

伏枕尽教儒雅废,渐还懵懂觉堪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遣病》由明代诗人孙传庭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疾病时的复杂心境与深刻感悟。

首联“病来不讶世缘奇,久病翻知病却宜”,开篇即以一种超然的态度,表达了对疾病现象的接纳与理解。诗人认为,疾病的降临并非偶然,而是世间万物运行规律的一部分,因此他并不惊讶于疾病的出现。同时,久病的经历使他意识到,病痛其实也自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它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帮助人们反思自我,体悟生命。

颔联“天上神仙如不病,月中灵药欲何为”,诗人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将人间的疾病与天上的神仙、月中的灵药进行对比,暗示了疾病在某种层面上是人类与神灵、自然之间的一种平衡。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疾病既非完全消极也非绝对积极的看法,它既是生命的考验,也是对人类智慧和精神力量的挑战。

颈联“姓名已落时人忌,诗句还生真宰疑”,这一联揭示了诗人面对疾病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处境。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诗人可能因为疾病而遭受了来自周围人的误解和忌恨,甚至可能连自己的作品都遭到了质疑。然而,正是在这种困境中,诗人的创造力反而得到了激发,他的诗句似乎触动了天地间的某种存在(真宰),引发了对其创作的深思。

尾联“伏枕尽教儒雅废,渐还懵懂觉堪支”,最后两行描述了诗人卧病在床时的状态。尽管疾病使得儒雅之风暂时被遗忘,但随着病情的逐渐好转,诗人开始重新找回那种懵懂而又坚韧的精神状态。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命韧性的赞美,也暗含着对疾病治愈后生活重新开始的期待。

整体而言,《遣病》一诗通过对疾病体验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社会、自然以及艺术的独到见解,充满了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32)

孙传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张深之归里省亲深之雅负奇任侠诗意颇涉规劝知不足当一哂也

北风吹冷透征裘,河水凝愁冻不流。

云绕高都瞻大麓,雪棼上馆忆并州。

藏身莫遣千秋失,有母须教七尺留。

我意独嫌君任侠,等閒未可试吴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赋赠袁临侯督学

柏台磊落振孤踪,直道终应圣主容。

殿上昔惊人是虎,斗间今识剑为龙。

文章自系千秋业,礼乐原推一代宗。

吾党相期殊不浅,河汾佳士正云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午日偶成

为逢午日集园亭,遣兴持杯杯转停。

病后伤时思艾畜,愁来览物感蒲零。

綵丝疑效肠如缕,纨扇应怜鬓欲星。

浩渺忽看溪上水,汨罗千载恨犹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送卢靖寰大参之任西川

雄风万里动双旌,酌酒相看壮此行。

花发锦江明驲路,云浮玉垒度山城。

文翁旧化风应好,汉檄新传寇未平。

到日定知经纬裕,草堂遗老漫怦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