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难一首

建安谋首先文若,武德机神重伯褒。

此士不妨门第美,于今景仰太山高。

卓哉二贤强百万,何较九牛于一毛。

异代爱才尊尚意,纷纷萎腐见儿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建安时期智谋超群的文人如若,武德出众的英雄像伯褒般机敏神勇。
这种人才不论门第高低,如今我们对他们的敬仰如同泰山之高不可攀。
两位杰出人物的力量强大无比,犹如百万雄师,相比之下,其他事物微不足道。
不同的时代都珍视人才,然而后辈们的表现却显得庸碌无为。

注释

建安:指东汉末年的建安时期,文学艺术繁荣。
谋:智谋。
文若:形容文人的才华出众。
武德:指军事才能和品德。
机神:机敏神勇。
伯褒:可能是历史上某位有威望的人物。
门第:家庭出身和社会地位。
景仰:高度尊敬和仰慕。
太山:比喻极高的人格或成就。
卓哉:卓越,赞叹。
二贤:指前面提到的两位杰出人物。
九牛:比喻极大的力量或数量。
一毛:极小的事物,这里用来对比。
异代:不同的时代。
爱才:尊重和欣赏人才。
萎腐:衰败,无生气。
儿曹:指后辈或年轻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籀所作的《才难一首》,主要赞扬了建安时期智勇双全的谋士和武将,如曹操(文若)和刘备(伯褒),他们才情出众,如同泰山般令人景仰。诗人强调了这两位贤士的能力远超常人,即使是与众多人才相比,也显得无比卓越。他借此表达了对历史上尊重和珍视人才风气的赞美,同时批评了当下人才凋零、庸才充斥的社会现象。整体上,这首诗是对杰出人物的颂扬和对时代价值取向的反思。

收录诗词(323)

苏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元夕

琉璃万宝通明殿,珠翠千层罨画楼。

匝地薰天月灯影,撼山填郭蚁蜂稠。

浚都平昔金鳌峙,雍幕寻常锦幰游。

今岁山城索朋侣,屠门酒酝夥酣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元夕偶成

里唱涂讴铙吹轰,软尘梁苑记前生。

宝珠穿蚁嬉游肆,莲蕊然犀不夜城。

透碗灯繁人昼绣,隔罗光酝酒渑清。

春娃环舞云阶隘,邦媛鲜妆月地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公退三首(其三)

缺然资略每区区,抑冒扬清小小劬。

诹律纲条思济理,算缗公帑较输储。

三科识擢才能显,八计精研吏治孚。

端有硕生如杜蒉,升堂洗觯降除趋。

形式: 古风

公退三首(其二)

缪簉康庄列大夫,沈研历久到盘盂。

囊馀佔毕乾萤火,家有凌云旧履凫。

般若初心依耋老,参同内事靳儒臞。

吐音悫讱尝闻见,邂逅周旋只小巫。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