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其十二)赋牡丹,主人以谤花索赋解嘲

翠盖牙签几百株。杨家姊妹夜游初。

五花结队香如雾,一朵倾城醉未苏。

闲小立,困相扶。夜来风雨有情无。

愁红惨绿今宵看,却似吴宫教阵图。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鹧鸪天·其十二》中的一段,主要描绘了牡丹盛开的景象以及夜晚赏花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几百株翠绿的牡丹,如同华美的车盖和牙签簇拥,展现出牡丹的繁盛和富贵气象。杨家姐妹在此时初次夜游,被牡丹的香气所吸引,仿佛置身于一片香雾之中。

“五花结队”形象地描述了牡丹花朵的密集和艳丽,一朵牡丹足以让整个城市为之倾倒,使人沉醉其中。“闲小立,困相扶”则描绘了赏花者在夜色中或悠闲或困倦的形态,流露出对牡丹的喜爱和欣赏之情。

接着,诗人通过“夜来风雨有情无”暗示风雨可能对牡丹有所影响,但即使如此,牡丹的美丽依然令人心生怜爱。最后,他以“愁红惨绿今宵看,却似吴宫教阵图”作结,将牡丹比作吴宫中的阵图,寓意其华丽繁复,仿佛是历史画卷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暗含了对那些因牡丹而起的非议的嘲讽。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牡丹为载体,既赞美了花的美艳,也借题发挥,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批评的机智回应。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其三)和昌父

万事纷纷一笑中。渊明把菊对秋风。

细看爽气今犹在,惟有南山一似翁。

情味好,语言工。三贤高会古来同。

谁知止酒停云老,独立斜阳数过鸿。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六)

一夜清霜变鬓丝。怕愁刚把酒禁持。

玉人今夜相思不,想见频将翠枕移。

真个恨,未多时。也应香雪减些儿。

菱花照面须频记,曾道偏宜浅画眉。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

点尽苍苔色欲空。竹篱茅舍要诗翁。

花馀歌舞欢娱外,诗在经营惨澹中。

听软语,笑衰容。一枝斜坠翠鬟松。

浅颦轻笑谁堪醉,看取萧然林下风。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十二)和赵晋臣敷文韵

绿鬓都无白发侵。醉时拈笔越精神。

爱将芜语追前事,更把梅花比那人。

回急雪,遏行云。近时歌舞旧时情。

君侯要识谁轻重,看取金杯几许深。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