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觅宿村溪远,逢人面目生。
习移多佩犊,气怒斗呼鹰。
天阔秋阴重,风高夜柝惊。
迟明怀宿饱,股慄履春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秋夜的感受和遭遇,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
“觅宿村溪远,逢人面目生”表明诗人在寻找住宿的路上,与途经的人们都显得陌生,这不仅反映了旅途中的孤单,也暗示了一种社会关系疏离的状态。
“习移多佩犊,气怒斗呼鹰”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平与愤懑之情。佩犊是古代的一种装饰品,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愤慨之情,而“气怒斗呼鹰”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不满和抗争的情绪。
“天阔秋阴重,风高夜柝惊”写出了秋夜的萧瑟与恐惧。秋天的天空辽阔而阴沉,配合着狂风大作以及夜晚的警报声(柝声),营造出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情境。
最后,“迟明怀宿饱,股慄履春冰”则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食物,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同时又不得不面对即将到来的春天可能带来的一种寒冷,这里“春冰”形象地表达了生活的艰辛和诗人内心的凛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是一首充满了哲理思考与情感体验的作品。
不详
意行行到野人家,门带清溪石径斜。
落日轻烟山可画,短篱颓堑菊能花。
归迟误客频敲竹,坐久劳人再煮茶。
那得宽閒无点事,日搔短发问桑麻。
楼无长物只遗编,直当山翁负郭田。
累世相传俱扫地,斯文忽丧岂非天。
不归老子茶肠里,知堕谁家酱瓿边。
我固道穷书更厄,西风危涕倍潸然。
拣芽穰穰鹰爪黄,活火濈濈鱼眼汤。
扫花席地白日静,穿帘透户春风香。
唤醒松根渴睡汉,五更清梦从渠短。
泠泠灌顶欲通仙,稽首法云甘露碗。
兵尘漠漠暗穷山,零落难寻堕水丸。
见说陈玄老居士,独留何逊旧诗坛。
快刀肯截乌龙角,破砚犹存紫马肝。
一笑磨人磨未了,晓窗搔首雪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