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楼无长物只遗编,直当山翁负郭田。
累世相传俱扫地,斯文忽丧岂非天。
不归老子茶肠里,知堕谁家酱瓿边。
我固道穷书更厄,西风危涕倍潸然。
此诗描绘了一场战乱后,诗人对过去所珍视的书籍遭受破坏和丧失的感慨。首句“楼无长物只遗编”表明曾经高大宏伟的图书楼,现在只剩下断篇残页,其他长物皆已不存。"直当山翁负郭田"则用比喻手法,将图书之重视如同老农守护其田地一般。
接下来,“累世相传俱扫地”指代代相传的文化遗产,如今却被彻底摧毁,化为尘土。"斯文忽丧岂非天"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文化破坏的无奈和哀叹,仿佛是天意使然。
中间两句“不归老子茶肠里,知堕谁家酱瓿边”则描绘了一种凄凉的情景。"不归老子茶肠里"可能指的是图书楼中的书籍如同不再回到的旧时光,永远埋藏在记忆深处。而“知堕谁家酱瓿边”则是说这些文化遗产,如今不知落入何方,或许被战火摧毁,或许沦为他人之物。
最后,“我固道穷书更厄,西风危涕倍潸然”表达了诗人对于书籍遭受破坏的深切哀伤。"我固道穷书更厄"意味着诗人坚持认为这些被毁坏的书籍是宝贵的,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而“西风危涕倍潸然”则形容了诗人的悲痛之情,如同秋风中愈发凄凉的泪水。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图书破坏的哀叹,反映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珍视,以及面对战乱时期的无力感。
不详
拣芽穰穰鹰爪黄,活火濈濈鱼眼汤。
扫花席地白日静,穿帘透户春风香。
唤醒松根渴睡汉,五更清梦从渠短。
泠泠灌顶欲通仙,稽首法云甘露碗。
兵尘漠漠暗穷山,零落难寻堕水丸。
见说陈玄老居士,独留何逊旧诗坛。
快刀肯截乌龙角,破砚犹存紫马肝。
一笑磨人磨未了,晓窗搔首雪霜寒。
乱里相逢各自忙,少依松影话凄凉。
古来尚有种桃处,今去当传辟谷方。
马蹴黄尘遮日暗,鬼吹青燐隔林光。
海田未必非天数,空对西风老泪滂。
谁把蛩吟过草堂,烨然引玉照奚囊。
喜看彪固能联笔,愧杀曹刘有短墙。
千古风骚几绝响,一壶冰雪忽增光。
客来谩寄山中稿,莫笑梅花只淡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