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周巽的《题洗耳亭》诗,描绘了一幅幽静高远的山林隐逸图景。诗中以“路入青原去,停骖洗耳亭”开篇,将读者引入一片青翠的山野之中,停下马车,来到名为“洗耳亭”的地方。这一句不仅勾勒出环境的宁静与雅致,也暗示了此处是远离尘嚣、寻求心灵洗涤之处。
接着,“偶闻徵隐逸,来此濯清泠。”诗人似乎在偶然间听闻有人在此寻求隐逸生活,于是自己也前来此地,洗涤心灵的尘埃。这里的“濯清泠”既指水的清澈,也暗喻心灵的净化。
“问法黄龙在,吟诗白鹤听。”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洗耳亭的神秘与超脱。诗人询问黄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智慧与法力)是否在此,同时想象着白鹤(常被视为仙禽,象征高洁与超凡脱俗)在倾听自己的吟诵。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智慧与高洁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此地可能隐藏着某种超凡脱俗的力量或智慧。
最后,“巢由不可见,松月满窗棂。”“巢由”指的是巢父和许由两位古代隐士,这里用来比喻真正的隐逸之士难以寻觅。而“松月满窗棂”则描绘了一幅月光透过松树洒满窗户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祥和而又略带几分神秘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理想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隐逸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着对真正隐逸之士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