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客山先生武平分水坳定界记

鄫人沤菅鲁人怒,筐筥争桑构吴楚。

尚闻六里作鸿沟,彼粤此闽阚如虎。

闽邑曰武平,连粤平远城。

天子颇闻粤人横,负众侵疆狎县令。

诏书特敕两铜章,判以沟涂毋力竞。

武平许君气何豪,单轺来会分水坳。

却闻隐隐鸣钲鼓,忽见青红旗乱舞。

车中一笑此何为,回头从者色如土。

野云黯黯日将落,脱辖呼人无一诺。

独挥羽扇抗群咻,风驰云合围戈矛。

桓桓许君神色定,亲把舆图作明证。

健儿突入欲甘心,拉虎批熊只手胜。

是时许君起大呼,幺么鼠子敢犯吾。

挥刀折齿前令胡,吾能杀汝如腐雏。

广福桥头故吾士,赫赫鬼神可欺乎?

朝廷威行九州外,尔等跳踉行尽屠。

万夫垂头齿打舌,旗卷枪抛各求穴。

鞠躬谢罪辞咿嚘,彼何人哉平远侯。

立石巍然峙坳头,我疆尔界标千秋。

吾闻汾阳王,入卤惟单骑。

昌黎书生耳,镇州强不避。

为国焉能更爱身,浑身是胆发乎义。

懦夫畏贼掩耳奔,不惜巾帼羞三军。

天下英雄竟谁是,千载而下乃见今许君。

许君老友曰李子,慨然奋笔识终始。

发难能令壮士惊,折冲足雪鲰生耻。

此事此辞炳日星,我欲大书千本与万本,张之凡百有位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顾成志的《读李客山先生武平分水坳定界记》描绘了一段历史事件,通过鲜明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许君的英勇和智谋。诗中,鄫人与鲁人因争夺土地引发冲突,许君受命前往调解,以铜章为凭,制止了纷争。他的到来引起了紧张气氛,但最终凭借个人威望和智慧,成功平息了事态,甚至以单骑对抗众多敌人,展现出极大的勇气和决心。

诗人赞美许君如同汾阳王和昌黎书生,以身许国,不顾个人安危,激励他人。他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英雄并非懦夫,而是敢于挺身而出,捍卫正义。诗的结尾部分,作者感叹许君事迹值得铭记,并表达了将其事迹广为传播的愿望,以激励后世。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激昂,既刻画了历史场景,又寓含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社会公正的呼唤,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收录诗词(2)

顾成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兰芽云吟山房作

素心渺何许,不见一年矣。

春风落阶前,陈根发泥底。

有如思故人,忽得书一纸。

感此芳讯难,欣然愿觏止。

敷荣不求媚,迟迟若有俟。

烦尔种花翁,晨夕候之子。

形式: 古风

归朱老匏先生墓碣

莽莽荒原生野烟,桥边识碣总前缘。

披荆寻入乱坟里,把卷放歌斜照前。

七字几枯残泪滴,一抔翻仗故人怜。

招魂此地余诗骨,瑟缩寒风吹纸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观禹庙壁间所塑山海经图像

淮海维扬古泽国,浮山作镇传非惑。

禹庙恢张嘉靖间,殿陛峥嵘傍山侧。

我家旧住郡之东,偶来瞻拜思神功。

壁间山海设图像,雕泥凿木何搜穷。

其间似兽非兽人非人,有羽有介有鬼神。

首自招摇貌兽族,如禺耳白名狌狌。

此类奇形共五十,满壁诧讶徒缤纷。

次及羽禽始??,二十二种形状殊。

六目六足三首翼,即此可以观其余。

更及旋龟计鳞介,鸟头虺尾吁足怪。

此类分形又三十,在水在山各殊界。

神祇拉杂其中列,鸟兽鳞介无分别。

若者险阻助功成,若者战斗遭锋钺。

惊看异域更奇绝,少见多怪难为说。

或长九寸十丈余,或为兽体或为鱼。

或止半背或数首,胸生洞穴穿其躯。

予齿去角不足据,付翼之说徒为拘。

辗转徘徊两庑庌,依经塑立原非假。

当年洪水横流时,异类纷纭遍天下。

万古生民仰禹功,请看四壁涂丹赭。

形式: 古风

黄山登光明顶

山心高望四无极,回合烟岚恣登陟。

六六峰推一一奇,到此输灵咸效职。

莲花如幕列侍臣,洞中待漏光常黑。

老人天外进朱砂,多自轩辕台畔得。

翔舞青鸾报喜音,歌为上寿丹书勒。

西走狮子东飞龙,吼号夭矫凭封敕。

惟有天都稍与齐,九百仞余通气息。

他如罗列实附庸,北把云门对南直。

我欲长呼绝顶间,摩挲颈项天风拭。

惆怅真仙招不来,容成陈迹浮丘匿。

昂藏磊落丈夫身,何用吞霞饮瀣力。

掉头返照迫苍黄,巑岏倏变金翠色。

朝天万笏晚朝开,此即中天一海国。

形式: 古风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