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忆昔董生之慈孝兮,昌黎作歌而欷歔。
昼出耕兮夜读书。
嗟我生之玩愒兮,常虚掷乎居诸。
历少壮而无建白兮,值世路其崎岖。
愿游处以木石兮,乃饥寒之我驱。
岂磷缁失其坚白兮,非前日之真吾。
走四方而抱质兮,遇合悉听诸当途。
得馀暇于漏夜兮,藉笔墨以自娱。
扑俗尘之斗斛兮,完本性于须臾。
非课功而继晷兮,聊晤对于吾徒。
萱室愁夫衰白兮,寂寞对夫妻孥。
何瑶章之叠下兮,忘名实之相须。
敢执灯而裁答兮,谢故人之虚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董生的怀念以及对其慈孝品德的赞美。诗中通过描述董生白天耕田夜晚读书的生活,展现了他勤奋好学的形象。同时,诗人也反思了自己的生活状态,感叹自己虚度光阴,未能在年轻时有所建树,面对世路的崎岖,内心充满了无奈与挣扎。
诗人渴望能够像木石一样静默无言,但饥饿与寒冷却迫使他不得不在世间奔波。他质疑自己是否失去了初心,是否已经变得与从前不同。尽管四处漂泊,坚守着自己的本质,诗人并未忘记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他利用空闲时间,借助笔墨来寻求心灵的慰藉,抵御世俗的尘埃,保持内心的纯净。
诗人在忙碌之余,不忘与朋友交流,享受短暂的欢聚时光。然而,家庭的忧愁,如白发的丈夫和孤独的妻子,使他感到深深的忧虑。面对社会的评价,诗人选择谦逊地回应,拒绝虚妄的赞誉,坚持自我,不为名利所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经历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困境中保持自我、追求精神自由的决心。
不详
麦熟麦熟麦未熟,老农已无隔年谷。
何堪赤日如火烧,十日不雨环而哭。
哭如雨点雨不飞,官赋来朝复催促。
刈麦输赋犹未足,谁能取得心头肉。
割麦插禾,间日无多。
乃旱魃之为虐,雨未见其滂沱。
一旬不雨老农哭,兼旬不雨泪如波。
昨夜月离毕,明朝雨不过。
明日复明日,日对枯田奈若何。
泥滑滑,泥滑滑。
昨朝得雨今未歇,洒遍东郊与西陌。
儿童拍手呼,父老双脚赤。
高田水满不用车,低田水浅才下尺。
既插禾,先割麦。
郭公郭公,天雨濛濛。
忽倾盆而作势,芳田沾足慰老农。
农妇提馌饷,农夫饮一钟。
向来几费耕耘苦,不道甘霖及候逢。
割麦麦黄熟,插禾禾青葱。
归来负耜乐休息,尚有拍手欢歌牧牛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