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其五)

托情忻六学,游目爱三馀。

覆局能悬记,看碑解暗疏。讵尝游魏冉,?时说范雎。

池水朝含墨,流萤夜聚书。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庾信的作品,属于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中的第五首。全诗通过对古代六艺、儒学经典的赞美,以及对书法碑文的赏析,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习和文化的热爱。

"托情忻六学,游目爱三馀"一句中,“六学”指的是古代六种基本修养或艺术:礼、乐、射、御、书、数。这里“忻”意为喜悦,诗人表达了对这些传统文化的喜爱和追求。三馀则是指儒家经典《易》、《书》、《春秋》,诗人以游目致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覆局能悬记,看碑解暗疏"一句,说明了诗人的学习能力强,能够理解和记住复杂的知识,并且通过观察碑文能够解开其中深奥的含义。

接着,“讵尝游魏冉”提到了历史上的两位学者魏晋之时的著名学者魏征与冉季子,他们都以学问高深而闻名。诗人通过对他们的提及,表达了自己对于知识和学术追求的向往。

"?时说范雎"中的“?”是原文中的一个不明字,因为年代久远,可能已经无法辨识。此处应该是一个特定的人物或事件,但由于文字缺损,难以准确解读。

最后两句,“池水朝含墨,流萤夜聚书”则描绘了一幅诗人在自然中沉浸于笔墨和书籍的景象。池水中含有墨色,可能是指诗人的书法实践;而“流萤夜聚书”,则是描述了诗人在夜晚伴随着萤火虫的光芒,专心致志地阅读和收集书籍。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学术文化的赞美,以及个人对于学习和艺术追求的热情,展现了诗人崇尚传统、渴望知识的高洁情操。

收录诗词(323)

庾信(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 籍贯:北周时期
  • 生卒年:513—581

相关古诗词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其六)

兴云榆荚晚,烧薙杏花初。

滮池侵黍稷,谷水播菑畲。

六月蝉鸣稻,千金龙骨渠。

含风摇古度,防露动林于。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其七)

自怜循短绠,方欲问长沮。

茂陵体犹瘠,淮阳疾未祛。

翻疑承毒水,忽似遇昌菹。

汉阳嗟欲尽,咎繇惧忽诸。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其八)

弱龄参顾问,畴昔滥吹嘘。

绿槐垂学市,长杨映直庐。

连盟翻灭郑,仁义反亡徐。

还思建邺水,终忆武昌鱼。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其九)

崩堤压故柳,衰社卧寒樗。

野鹤能自猎,江鸥解独渔。

汉阴逢荷筱,缁林见杖挐。

阮籍长思酒,嵇康懒著书。

形式: 古风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