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韩晋公晦日呈诸判官

江南无处不闻歌,晦日中军乐更多。

不是风光催柳色,却缘威令动阳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翻译

江南到处都能听到歌声,阴暗的日子军队中的音乐尤其多。
这不是美好的景色催促柳树变绿,而是因为威严的命令激发了阳刚之气。

注释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这里通常指代中国的南方。
晦日:阴暗的日子,通常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或新月。
中军:古代军队的中央部分,这里可能指代军队领导或指挥部。
风光:美丽的景色,也指自然界的美好气象。
催:促使,推动。
柳色:柳树的新叶,象征春天的到来。
威令:威严的命令。
阳和:温暖的气候,也比喻人的阳刚之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景图。"江南无处不闻歌"表明春天到来,江南大地回暖,处处传来了歌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晦日中军乐更多"则透露出诗人所在之地,可能是某种庆典或节日的场合,军中的乐队演奏的声音此起彼伏,与和煦的阳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热闹非凡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不是风光催柳色,却缘威令动阳和"则表达了一种不同寻常的观察角度。通常春天的风光会让柳树变绿,但诗人这里指出并非如此,而是由于军中威严的号令,使得大地回暖、万物复苏,展现了权力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一种美。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突出了军队活动在特定环境下的独特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特殊时刻的赞赏之情。

收录诗词(242)

顾况(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悲翁,汉族,(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 字:逋翁
  • 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
  • 籍贯:唐朝海盐

相关古诗词

青弋江

凄清回泊夜,沦波激石响。

村边草市桥,月下罟师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养]韵

临平湖

采藕平湖上,藕泥封藕节。

船影入荷香,莫冲莲柄折。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屑]韵

临海所居三首(其一)

此是昔年征战处,曾经永日绝人行。

千家寂寂对流水,唯有汀洲春草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临海所居三首(其二)

此去临溪不是遥,楼中望见赤城标。

不知叠嶂重霞里,更有何人度石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