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婺女何茂宏

劝驾尝连萼,应门忽二毛。

竟于时不偶,吾更晚相遭。

宿草堪挥泪,丰碑忍泚毫。

送车今几两,谁最恋绨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曾经劝导驾车的人,忽然发现他们已白发斑斑。
命运不济,我们未能早些相遇。
面对故人的坟墓,我只能挥泪告别,面对他们的丰碑,却难以提笔题字。
如今送别他们的车辆,又有多少次了,谁会最怀念那件旧袍呢?

注释

劝驾:引导驾车。
尝:曾经。
连萼:形容连续不断。
应门:应答门铃或来访者。
忽:突然。
二毛:指头发斑白。
时不偶:命运不顺,未逢时。
晚相遭:未能早些相遇。
宿草:旧草,指坟墓上的草,象征亡者。
挥泪:洒泪告别。
丰碑:高大的纪念碑。
泚毫:提笔写字。
送车:送葬的车辆。
几两:次数,这里指送葬次数。
绨袍:厚实的袍子,常用来比喻深情厚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悼念好友何茂宏的作品。诗人以"劝驾尝连萼"起句,回忆与何茂宏共事时的情景,可能是在某种聚会或出行中相伴相谈。"应门忽二毛"则暗示了何茂宏的去世,门前应答的人已白发苍苍,令人感慨时光荏苒。

"竟于时不偶,吾更晚相遭"表达了诗人对未能早些陪伴好友到最后的遗憾,以及自己年岁已高,与故人相遇已晚的无奈。"宿草堪挥泪"借用宿草(久无人迹的荒草)表达对亡者的哀思,"丰碑忍泚毫"则是说面对墓碑,诗人强忍泪水写下挽词,表达了深深的悲痛之情。

最后两句"送车今几两,谁最恋绨袍","送车"象征着友人的离世,"几两"可能指的是送葬的车辆,而"绨袍"则是指何茂宏曾赠予诗人的旧袍,这里寓言深厚的情谊。诗人问及谁最怀念这旧袍,实际上是自问,流露出对失去这位知己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楼朝奉(其一)

裘马朋簪盛,绯鱼筦库卑。

行藏公论在,然否寸心知。

岁晏曾三接,民功仅一麾。

空馀华衮字,有恨盖棺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挽楼朝奉(其二)

九寺方连茹,专城又夹河。

晚看诸子好,孰与一门多。

薄海皆惊叹,亨衢忽荐瘥。

大连同厚夜,其柰少连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挽潘才叔母

剥啄唯深夜,门前杙小船。

有儿能自致,此母已堪传。

竹院前闻熟,桓楹大字悬。

病怀嗟不及,健笔附诸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挽薛季益尚书(其一)

遍试江淮声藉藉,久劳荆蜀鬓苍苍。

同时半已登槐棘,卒岁才能足稻粱。

遗藁不为他日计,佳城尚及此丘藏。

岂无后作多文胜,今我怀人泪欲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