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景象,充满了孤寂与萧索之感。"泬寥空色远,叶黄凄序变"中,"泬寥"形容天气的淡远,"空色"指的是那空旷而又遥远的天际,而"叶黄凄序变"则表现了树叶转黄,秋意浓重,给人以时光易逝、万物更新之感。
"洞浦落遵鸿,长飙送巢燕"一句,通过对水流与风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自然界的动态美。"洞浦"指的是深邃的水塘,而"落遵鸿"则是水波连绵之意;"长飙"形容的是悠长的风,"送巢燕"则是风中带着鸟儿归巢的温馨。
接着的"千秋流夕景,百籁含宵啭"两句,更深化了诗人的情感。"千秋"一词,透露出诗人对历史长河、世事变迁的沉思,而"流夕景"则是指那不断流逝的黄昏时分;"百籁含宵啭"中,"百籁"形容夜深静谧之声,而"含宵啭"则让人联想到夜幕下的虫鸣,给人以生命力与寂静并存之感。
最后两句"峻雉聆金柝,曾台切银箭"通过对古建筑与器物的描绘,增添了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峻雉"形容的是高耸的城墙,而"聆金柝"则是指那坚固的门闩;"曾台"一词,是对古代台榭的提及,而"切银箭"则可能隐喻着战事或历史的变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生命易逝以及历史沉重感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