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浣溪沙·春画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王于臣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黄昏时分的静谧画卷。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春愁。
首句“望去平林矬晚霞”,以远眺的视角描绘了平缓的树林与低垂的晚霞相映成趣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接着,“夕阳移影见檐牙”一句,将视线拉近,通过夕阳的余晖投射在屋檐上的光影变化,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杜鹃啼损杜鹃花”则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杜鹃鸟以情感,通过它们的啼叫使得杜鹃花似乎也受到了伤害,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下半阙转而描写庭院中的景致。“小石砌边匀草甲,曲阑干外散蜂衙。”这两句分别描绘了庭院中石阶旁均匀生长的青草和曲曲折折的栏杆外蜜蜂忙碌的情景。通过这些日常的自然景象,诗人巧妙地传达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与和谐之美。
最后,“春愁毕竟有些些”一句,看似矛盾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春天的复杂情感。在享受春日美景的同时,也隐约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可能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或是对某种难以言说的情绪的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并呈现了春日黄昏的独特韵味,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命力,又蕴含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